返回列表 发帖

外资企业 怡和集团 鸦片战争发起者

在新加坡上市的怡和控股周四早盘盘前交易一度跌至10.99美元,周三收盘价为66.47美元,随后快速收复跌势。彭博社援引交易员说法称,,本次行情可能是由于人为原因所导致。KGI Securities Pte分析师Marc Tan认为,价格快速反弹暗示闪崩可能是由于乌龙指引发,但具体的情况还有待明朗。新交所官方声明中表示交易所正在寻找行情的缘由,怡和控股目前并未作出任何回应。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这笔交易亏损严重, 每股就要亏损55美元,16.75万股的成交数让亏损达到921.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264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怡和集团与中国颇有渊源。

1832年,怡和集团(当时名为渣甸洋行)作为首批入驻中国的外资企业,总部设在经济十分繁华的广州。 渣甸洋行来华的时间赶上了林则徐虎门销烟, 于是渣甸洋行的创始人威廉·渣甸看到后便立马回到英国去游说国内的政府高层,让中国香港成为英国的贸易据点。后来的英国政府听从了威廉·渣甸的计策。

再后来, 威廉·渣甸便将自己的渣甸洋行搬去了香港,并修建了当时香港的第一座摩天大厦,也就是现在的怡和集团总部。

1958年,凯瑟克家族买下渣甸家族手上所有的怡和股份,成为怡和的大股东。 如今的怡和集团,其实已经是一家在金融、保险、零售、工程及建筑、汽车贸易、房地产等领域具有卓越的领导地位的超级企业,甩掉了之前“鸦片战争发起者”的帽子,并在伦敦和新加坡上市。 2018年,怡和集团列《财富》世界500强第283名。公司在2017年营业收入395亿美元,净利润38亿美元。http://bbs.wenxuecity.com/bbs/financenews/8938.html
太阳照常升起


晚清的时候往中国卖鸦片的英国人创办的企业,就是靠鸦片起家,香港回归之前迁出香港,不然中国人不会饶了这个企业
发布于 2018-06-15


赞同 ​
家什么样的公司?
关注问题

写回答

香港
怡和集团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看到一句话“未有香港,先有怡和”,其中提到的“怡和”是一家怎样的公司?为什么对香港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
关注者
18
被浏览
9,912
关注问题

写回答


邀请回答


添加评论


分享




5 个回答
默认排序​


朵朵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经常跑香港的铜锣湾,对怡和这个名字还挺熟悉的。附近有不少的地方和街道都是以怡和或渣甸命名的,例如怡和街、渣甸街等。好像是因为当时(查了下资料,是1841年)怡和购下今日香港铜锣湾附近的大幅土地做货仓。
铜锣湾每天中午鸣放礼炮也是由怡和负责,被称为怡和午炮,成为了香港传统的旅游景点,这个还是我凑巧去铜锣湾吃午饭的时候看到的。
怡和还是香港中环商业中心区的大地主,至今很多中环的贵重物业都是归怡和旗下的置地所有。当中在1973年落成的康乐大厦(现称怡和大厦)是香港首栋摩天大楼,也是怡和大班(怡和的英国人老板)的办公室。
发布于 2018-03-14


赞同 2​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感谢

匿名用户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谢邀。
刚好最近在看香港的发展史,经常频繁提到怡和集团,也算是对这家企业有所了解。
下面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资料主要基于一些文献和维基的内容。
怡和洋行前称叫渣甸洋行,是著名的老牌英资洋行,当时香港的四大洋行之一,也是远东最大的英资财团,在清朝时便与中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渣甸洋行对香港早年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首家在上海开设的欧洲公司。
看怡和的历史,其实也是在看香港的近代史。
1832年,英国苏格兰裔的威廉·渣甸与合作伙伴詹姆士·马地臣一起在中国广州创办了渣甸洋行(Jardine-Matheson & Co. Ltd)。渣甸洋行早年也从事对中国的贸易,1841年香港开埠之际,渣甸洋行用565英镑买下香港首幅出售的地皮。鸦片战争爆发后,渣甸洋行于1842年将总公司从广州迁至香港,并借着怡和行(中国清朝富商伍秉鉴之父伍国莹在广州创立的外贸商行,大名鼎鼎的广州十三行之一,)在内地的名声更名为怡和洋行。1872年以后怡和洋行的投资业务逐渐多元化,除了贸易以外,还在大陆和香港投资兴建铁路、船坞、各式工厂、矿务等,经船务、银行等各行业。
贴一个怡和发展的大事记,战争元素也为怡和的发展史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
1844年上海首次拍卖土地亦由怡和购得
1872年在上海设立公和祥码头公司
1873年开设香港火险公司
1876年在上海兴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亦安装了中国第一部电梯和引入各种机械及工业设备
1882年正式成立怡和轮船公司,并在香港、上海等地设立码头、仓库等。以后通过内务府和李鸿章等关系,以中关税做保证,在伦敦筹集资金对中国发放各种借款。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当年即在上海筹建怡和棉纺厂
1898年,与汇丰银行合资设立中英银公司,先后贷款建造京沈、沈宁、沈沪甬、广九铁路,控制近代中国的铁路投资,又赞助英商福公司投资矿业
1902年在上海开设怡和冷气堆栈
1912年以后怡和的公司总部设在上海
1923年创立怡和机器有限公司,经营机器进口业务
1930年在上海设立怡和麦酒酿造厂
抗日战争前,除上海、香港外,还在汉口、青岛、天津、长沙、重庆、宜昌、九江、南京、广州、汕头、芜湖、福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从此成为英国在远东的最大财团。
1941年至1945年间,作为一家英国公司,怡和仍坚持在华留守,与中国同进退。战争期间,怡和的领导者们,特别是约翰·凯瑟克(John Keswick),都坚信应在中国危难之际不离不弃。所以,当国民政府决定撤退至内陆并在重庆建立战时首都时,怡和也一同随迁。
1949年中共建政后,按照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怡和在中国大陆的资产及生意被当局全部充公,变成“国有资产”。怡和在中国大陆最后一间办事处于1954年被迫关闭,公司总部迁回香港。公司在1961年首次在香港上市,或超额认购50多倍。到了1984年,怡和将公司注册地点由香港迁往百慕达,并在1990年代初将公司及旗下多家子公司的上市地点从香港移至新加坡或者伦敦。
而今天的怡和是一家业务多元化的国际集团,组成集团的母公司怡和控股有限公司,涉及的业务包括零售、房地产、金融、航运、建筑等方面,发展势力足以和李嘉诚财团抗衡,不可小觑。
编辑于 2018-03-11


赞同 2​



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感谢
收起​


skiski
软件项目总监

在85年前,怡和和汇丰基本上是香港经济两大龙头,由于香港前途决定后,作为英资龙头,开始迁出香港,华资就慢慢接手英子位置。
包玉刚接手九龙仓、李嘉诚以极便宜价格接手和黄 就是最好的例子。当然其中也有英国人培植华资意图所在

发布于 2018-04-14


赞同 ​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感谢

野风的爹


题主可以翻一翻他们家的官网啊,上面关于现在怡和集团的介绍还挺详尽的。
怡和集团成立于1832年(我算了算已经186年了w(゚Д゚)w),是以亚洲为中心的跨国集团,在全球雇有15万名员工,业务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的业务包括:金融服务、超级市场、消费市场拓展、工程与建筑、汽车贸易、房地产及酒店业等。怡和集团母公司——怡和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百慕大,其股票在伦敦、百慕大和新加坡上市,大部分股权在新加坡交易。怡和集团在香港设有怡和公司,是香港拥有雇员最多的企业。
发布于 2018-03-15


赞同 ​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感谢

太阳照常升起


晚清的时候往中国卖鸦片的英国人创办的企业,就是靠鸦片起家,香港回归之前迁出香港,不然中国人不会饶了这个企业
发布于 2018-06-15
朵朵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经常跑香港的铜锣湾,对怡和这个名字还挺熟悉的。附近有不少的地方和街道都是以怡和或渣甸命名的,例如怡和街、渣甸街等。好像是因为当时(查了下资料,是1841年)怡和购下今日香港铜锣湾附近的大幅土地做货仓。
铜锣湾每天中午鸣放礼炮也是由怡和负责,被称为怡和午炮,成为了香港传统的旅游景点,这个还是我凑巧去铜锣湾吃午饭的时候看到的。
怡和还是香港中环商业中心区的大地主,至今很多中环的贵重物业都是归怡和旗下的置地所有。当中在1973年落成的康乐大厦(现称怡和大厦)是香港首栋摩天大楼,也是怡和大班(怡和的英国人老板)的办公室。
发布于 2018-03-14
==================================
skiski
软件项目总监

在85年前,怡和和汇丰基本上是香港经济两大龙头,由于香港前途决定后,作为英资龙头,开始迁出香港,华资就慢慢接手英子位置。
包玉刚接手九龙仓、李嘉诚以极便宜价格接手和黄 就是最好的例子。当然其中也有英国人培植华资意图所在

发布于 2018-04-14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656664
怡和洋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怡和洋行

Translate this page
怡和洋行(英语:Jardine Matheson,前名渣甸洋行)是著名老牌英資洋行及鴉片走私商,远东最大英資财团,清朝時向中國走私鴉片毒品。渣甸洋行對香港早年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亦是首家在上海開設的歐洲公司,和首家在日本成立的外國公司。 今天的怡和是一家業務多元化的國際集團,組成集團的母公司怡和控股有限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