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狼爸”教育手册:每天挨顿骂孩子进北大(图)


继“虎妈战歌”之后,“中国狼爸”萧百佑带着他的新书《所以,北大兄妹》抵沪。他的“每天挨顿骂,孩子进北大”宣言,吸引了众多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狼爸”坚持“用最传统、最原始的古老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里常备藤条和鸡毛掸子,让孩子们从小背《三字经》、《弟子规》,背不上来就要揍人。“狼爸”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自由上网,不准随意开空调;他说,孩子是民,家长是主;打是一种文化。像“虎妈”一样崇尚彪悍教育方式的“狼爸”说,他“把三个孩子打进了北大”。


 


“狼爸”和他的四个儿女


 


前晚,晨报记者和“狼爸”面对面,初识了“狼爸”的凶猛,以及凶猛背后爱的教育。“狼爸”身着背带裤,言行中透着一股大男人说一不二的威严,他自曝曾就读于暨南大学(微博)国际金融系,如今常住北京,从事名牌折扣店商业地产,事业有成;但最让他骄傲的是,他与香港籍太太所育的四个孩子中三个都考进了北大。


 


对话“狼爸”


 


一切在旁人看来几乎不近人情的要求,却是我最基本的家规。


 


晨报:你如何“将三个子女打进北大”?打孩子时心里怎么想?


 


狼爸:我有一套“萧氏教育理论”。从他们3岁起,我就会和他们沟通好家规,一旦孩子犯规,他们就清楚地知道,爸爸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什么方式打哪个部位、打多少下、打的力量有多重……家中顽皮的孩子一周受罚的次数会超过3次。我会把鸡毛掸子反过来,用藤条打。会留疤痕,但不伤身体……而且我打之前会先讲一个小时的道理,让所有的孩子一起来听训。


 


打孩子时,唯一的想法就是“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打”就是我个人认为的洗礼。


 


晨报:为何选择做“狼爸”,而非慈父?


 


狼爸:狼性,是一种带有野性的拼搏和竞争精神,这应该是如今社会需要的。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我就决定限制他们的自由。我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家庭私塾,并定下死规矩——只有完成作业,才可以休息,作业完成得不好,会受到狠狠的抽打。每天,我晚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挨个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课文,背不好的,自然是躲不掉一顿打的,打完以后还得背,一直到会背了才能上床睡觉。


 


晨报:听说你提出了“萧式民主”,倡导孩子们是民,家长是主?


 


狼爸:对。在我家,只要我提出的要求,孩子们必须无条件服从、遵守。我无论在家还是在外工作,都会给孩子布置任务,随时监控孩子的行踪,而我妻子则是最大的督导师。


 


我不许孩子随便喝可乐、不能随便开冰箱门、甚至在广州酷热的夏天,不许吹空调……这一切在旁人看来几乎不近人情的要求,却是我最基本的家规。我相信这些家规是别人家的孩子无法做到的,孩子们虽然没有了自由,却有了吃苦的精神和勤俭的品质。


 


我一向认为,孩子在上大学之前,不需要朋友。


 


晨报:你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考进北大,是否意味着成功,以考进好学校作为成功标准,是否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成功的真正标准难道不是自我实现,幸福与快乐?


 


狼爸:我给孩子的目标是德、智、体、忠、孝、义,希望他们上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


 


如今,我与孩子探讨得最多的就是价值观问题。我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这几十年来,成功的标准一直在变。我认为西方提倡的幸福与快乐成功学有点脱离现实。我不认为考进北大就代表成功,这只是成功的一个阶段。就如火箭上天之后还要看如何在轨道内运行,而目前只是冲上天空而已。进北大是第一阶段,在北大里努力求学是第二阶段,我对他们在北大的要求是成绩只要及格,但要把图书馆里的书都看完。成功的第三阶段是对社会有贡献、对家庭有承担、为家族留下光彩,这才是我眼中的成功。


 


晨报:你施行的“打文化”,和现在的教育大环境有关吗?


 


狼爸:非常有关。如果在国外,我也会让孩子们快乐的成长。在如今30斤的书包之下,他们怎么可能轻松?在这场高精尖的分数大战中,他们怎么快乐?社会的神经刀也在“打”孩子,为了保护他们,我只是先打了而已。


 


晨报:“萧式民主”让孩子没有了民主,他们是否敢怒不敢言?书中说有一次,你儿子辛辛苦苦准备了生日礼物,并征得你同意后到同学家去过生日派对,可是,你只让他待了3分钟就回家了。你儿子是否感到很失望?


 


狼爸:是的,他很失望。在回家的路上一言不发,到现在还记得这事情。我觉得待三分钟也是待过了,礼物送出去就可以了。他不就是需要去送礼物吗?我一向认为,孩子在上大学之前,不需要朋友。在孩子学校成长的阶段,在这个分工里,只有三类人:家人、老师、同学,而没有‘朋友’这个概念。”


 


晨报:他需要的也许不是送礼物,而是体验生日派对的欢乐?


 


狼爸:……


 


我常常陪他们观察事物、熏陶情操。


 


晨报:你书中说,影响你孩子的不只是“打文化”,还有“爱文化”。


 


狼爸:打只是爱的传导和调节。狼本身也很温柔,不是有一些“狼孩”吗……当我的孩子找我时,我再忙,也会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


 


我家的土壤是爱。我们对孩子倾注的是坚持、有耐心和全神贯注的爱。我太太每次怀孕四个月后,我就会带她周游各地,为她提供充满幸福感的胎教。我太太是全职妈妈,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四个孩子上学接送、看病配药和心理倾诉都会找她。


 


晨报:你曾说可以没车、没房、没存折、没信用卡,但是孩子教育上的花费,再贵,也要投入。


 


狼爸:对,为孩子,我不吝惜时间和物质。一堂钢琴课要2000元,如果孩子需要,我会毫不犹豫地付钱。我常常付出时间陪孩子们看海、看四合院,给他们讲解,陪他们观察事物、熏陶情操。


 


我让孩子们寒假在广州花市里设摊经营,他们受了骗,亏了钱,心里很沮丧,我就让我妹妹悄悄地去买他们的东西……


 


晨报:新闻晨报近期报道呼吁更多的爸爸参与教育,你怎么看?


 


狼爸: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参与教育,在心理上、生理上有特殊的优势,可以带给孩子更多的阳刚之气。


 


“狼娃”眼中的爸爸


 


爸爸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也失去了童年时该有的快乐。


 


晨报:你们心中是否有委屈,是否有对爸爸的恨?


 


萧尧(“狼爸”之子):我们小时候没有自由,不能打篮球,不能参加课外活动,不能参加毕业旅行,不能研究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这些事,令我们十分苦闷。可是,爸爸会和我们讲道理。委屈会有,但不太会记恨爸爸,或者说,爸爸让我们又爱又恨。


 


晨报:等你们做父亲时,你们会施行狼爸的教育方法吗?


 


萧尧:……应该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吧。


 


晨报:你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形象是怎样的?


 


萧尧:相比同学家父母经常吵架,我们家还是挺好的。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有比最好的妈妈次一点的爸爸。


 


晨报:你们的童年,是否有遗憾?


 


萧尧:有遗憾。记忆里,只有一次,我们毫无顾忌地玩,让我感觉到童年的无忧无虑。真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在童年里多出现几次。爸爸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也失去了童年时该有的快乐。


 


晨报:考上北大,是你们自己的努力还是爸爸的作用?


 


萧尧:都有吧,我觉得并不一定非要这样的教育才能进北大,我身边的同学没有一个家庭教育是和我们一样的,但他们也进了北大。

(新闻晨报 记者 朱晓芳)

我最讨厌打孩子的,适当教育就行。
狗屁贱人。超生那么多怎么不罚他个底掉?还每天打骂,你能打你孩子一辈子吗?每天打骂就两种结果:一是培养一个表面驯良内心仇恨的仇人,以后你打不动的时候他们会以牙还牙报复你;二是培养一个被打服没个性的奴才,每天不被打就浑身痒痒的受虐狂。
进北大确实足以炫耀,但北大绝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只看文章,觉得这位爸爸很幸运,几个孩子在这种高压专制管教下,没有叛逆、暴躁、厌世。不过孩子真正的想法是怎样的,这个爸爸未必了解
我一向认为,孩子在上大学之前,不需要朋友。在孩子学校成长的阶段,在这个分工里,只有三类人:家人、老师、同学,而没有‘朋友’这个概念。”

第一次见到这种论调。。。他家孩子要多悲催啊,
俺个人觉得只有小时候交的朋友才是真心的,现在上大学交的朋友都是各有心思啊。。。
我和先生都是从事教育的,也一致认为不能对孩子一味的表扬和赞美!
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也会给予严厉的批评,如果是违反原则性的错误的事情,也会用衣架在孩子的小屁股上抽几下,让她铭记于心,不敢再范。
可是平时我们就会用朋友般的关系相处,为她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她拥有一个轻松愉快的童年!
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快乐健康地成长,而不是只能成为一个考试机器,没有朋友,没有欢笑,那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思?
“在我家,只要我提出的要求,孩子们必须无条件服从、遵守。”这一条最不能接受。不管这个父亲再怎么强调爱啊爱的也不能掩饰其把小孩当附属品,当投资,当点缀装饰自己给自己带来荣誉的手段。适当约束小孩是必须的,但这个父亲明明知道自己的做法让孩子将尽20年来生活得非常不快乐,还要执行这种根本不知道是否值得的严酷。他只是为自己的控制欲找理由而已。事实上,我怀疑这家的孩子上大学之后仍然要继续做乖宝宝,因为不能想象这样的父亲会忽然放弃所有监控权。那就不是被控制20年的问题了,而是一辈子... ...
典型的控制狂
A spaceman came travelling on his ship from afar
宁愿孩子平庸,也不要这样没有人性的爸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