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夏粮小麦收购,同比下降大约30%多,大约2200多万吨
中国或面临比贸易战更严重的危机:截至9月20日,中国小麦收购减少高达2200万吨! 
2018-11-01 07:11:03  
  
austraveller 
 
首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 998次)  
2018/11/1 10:14:15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1 
 
    夏粮征收减少 
 
    今年夏粮收购情况: 
 
 
 
    最重要的结论是:今年夏粮小麦收购,同比下降大约30%多,大约2200多万吨。 
 
    减少30%,这是个相当巨大的数字。 
 
    2 
 
    进口粮食增多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粮食累计进口13062万吨,其中,大豆累计进口9553万吨,稻米累计进口403万吨,小麦累计进口442万吨,玉米累计进口283万吨。 
 
    2017年,中国粮食累计出口280万吨,较2016年增加47.4%,其中,大豆累计出口11万吨,稻米累计出口120万吨,玉米累计出口8.6万吨。 
 
    和小麦相关的最重要的数据有两个:今年夏粮收购,小麦总体减少2233万吨,但我国去年累计进口才442万吨。 
 
    现在的问题是:面对2200多万吨的小麦缺口,今年秋季以及明年,我们将进口多少小麦?如果我们进口数千万吨小麦,对国际粮价有什么影响? 
 
    只要不是傻子,对这两个问题都会得出答案:大幅上涨! 
 
    为什么今年夏粮收购的小麦这么少? 
 
    价格太低,不愿意卖。 
 
    今年,也就是2018年,在国家连续多年通胀的情况下,我国对夏粮的最低收购价,又下调了。 
 
    很多地区是按最低收购价收的,2018年的价格还低于2017年,农民怎么有积极性? 
 
    所以,砖家的呼吁是,建议农民能出售家中的库存粮食。 
 
    3 
 
    水稻和大豆 
 
    水稻和大豆,中储粮并没有公布数据,因为10月10日起才开始收购。 
 
    从目前情况来看,收购价格应该和以前差不多。 
 
    虽然,现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部分地区的人工收割费已涨至600-700元/亩,种植的成本增高。 
 
    如果继续压制粮价,从国际进口更多粮食,农民会继续少种粮食。 
 
    如果今年秋季和明年,粮价大涨,将进一步大幅造成通货膨胀。 
 
    所以,现在的“消费降级”,还处于刚起步阶段。 
 
    有一些专家说,虽然我国进口粮食每年都大幅增长,但主要是大豆,而小麦、水稻进口不多,因此至少95%的粮食都是我国自产,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是,如果今年秋冬乃至明年,我们要多进口几倍的小麦,粮食安全还有保障吗? 
 
    4 
 
    通胀到来 
 
    在即将到来的大通胀环境中,我们该怎么办? 
 
    这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通胀是对所有人的剥夺,从群体来看是不可能逃脱的,只能尽量减少损失。 
 
    如果简单总结的话,就是:多储备可以长久存放的实物。 
 
    与此同时,要主动锻炼身体,减少生病。对子女的教育,最好身体力行,这样可以省很多钱。 
 
    汽车?不常用就卖掉,因为油价以人民币计价,仍将继续大幅上涨。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大家都这么做,会不会有很多人失业? 
 
    这就不是我们要操心的了。反正大通胀即将来临,普通人要未雨绸缪,别为别人操那么多心。 
 
    相信中国人也一定能渡过难关! 
 
来源:深度阅读号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