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汉字还是恢复汉字的使用成了韩国的一大文化问题。韩文专用派和韩汉混用派的第一个争论在于,汉字是韩国国文的一部分还是仅作为外国语?
韩联社21日报道称,韩国国民之党国会议员郑仁华当天表示,已发起提议,要求国会通过《家族关系登记相关法律》修正案,核心内容是新生儿姓名登记时,将汉字姓名与韩文姓名一起登记。
根据韩国现行法律,父母给孩子起名时可以使用韩文或常用汉字,但韩国大法院此前裁决,禁止名字中汉字和韩文混用。因此,韩国各地方的登记机关目前不接受“韩汉混用”的名字申请。
韩国词汇分为汉字词和固有词,其中汉字词占70%以上。韩国人传统上都以汉字词作为姓名,但韩国在一段时间内取消汉字教育,不少家长搞不清汉字词和固有词的分别,给孩子起名使用固有词。以韩国著名艺人张娜拉为例,其名字“娜拉”就是固有词,本意是“国家”的意思,但翻译成中文“张国家”很怪异,因此采取音译“张娜拉”。
加拿大籍英语教师艾伦在韩国已经生活了三年。但是不论她如何努力学习韩语,水平总是无法提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韩语当中70%都是汉字词。据韩国纽西斯通讯报道,不仅是外国人,对很多韩国人来说,由于汉字词的存在,他们学习韩语也变得比较困难。
艾伦说:“口语已经达到了某种程度,但是阅读书籍或报纸时候感觉很痛苦,不认识的单词太多了”,“向韩国朋友求教时,他们也不知道的情况非常多”。
韩国KBS电视台称,在上世纪60年代,韩国小学教科书是韩文和汉字同时标注,但上世纪70年代(朴正熙时期),韩国政府强行推动“韩文专用”,此后韩国学术界和教育界关于韩国应该“韩文专用”还是“韩汉混用”的争议持续不断。
韩国国文政策正常化促进会事务局长朴相守(音)表示,“如果想准确的使用韩语,汉字使用是必要的”,“特别是专用词汇中90%是汉字词,如果不了解这些,就无法正确理解概念语或交流词语了”。
现在,不少韩国父母都在教授孩子汉字,孩子正在读初中的柳姬正说:“懂汉字后,孩子对语句的理解力提高了,对文章整体脉络更有把握。”
韩国《东亚日报》称,韩国语言文化正常化促进委员会此前召开记者会,敦促韩国中小学教科书应该“韩汉混用”。与会的教育专家表示,只教授韩文正在导致韩国国民语言能力下降,让韩国的语言文化衰退,韩国政府应该制定“小学教科书中重复标识汉字”的方案。
前教育部官员刘学英说,目前韩国中学生中有40%不能用汉字正确写出名字,90%不能用汉字正确写出父母的名字,在二三十年前,大学生用汉字写论文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由于韩国国内呼吁恢复汉字教育的呼声日趋强烈,韩国教育部此前制定在小学教科书中使用四五百个汉字的“韩汉混用”政策,但此举遭到不少主张“韩文专用”的人的抵制,政府2016年年底将做出最终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