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楼主,你咋开了这么多的一样帖子呢,我真的是跟定你了。
对了,似乎LZ很崇拜L大神,是的,这个大神实在厉害似乎啥也懂,但是相反的我却喜欢大神不屑的袁老师,大神说人讲的历史处处破绽离了课本部分就是基本不靠谱,这个我倒是不敢苟同,一个科班出身的高材生甚至参加高考命题的一个正经的历史老师怎么就是不靠谱了呢。而那么多人崇拜的最牛历史老师不就是冲着他的敢说敢讲,把一些历史真相告诉我们么。咱们历史课本只要是认真参加高考的人都知道那可是一点豆不羞耻的赞美夸耀共产党,这个近代史到底有多不靠谱每个人心中多少都会知道点吧。有能耐你共产党把日本侵华过程每个重要战役写清楚了,别那么态度暧昧的就是什么什么战役后,国民党又失败了,什么什么战役后共产党有成功了,离了共产党就是真的没有新中国了。你把每场重要战役写清楚了,也好让我们知道除了你共产党其实还有个叫国民党的为新中国的建立撒过鲜血抛过头颅啊。

楼主的一些观点实在是不能苟同,就说百团大战吧,只是歼敌4万彭德怀就被老毛子狠狠批斗了一番,就连建国后庐山会议上老毛子又拿起这个事情把彭德怀骂了一顿,那可想而知这个战役实在是大得不得了了呀,那也就说明这个战役规模最起码1940之前是没有更大了,那么他的保家卫国是怎么体现的呢,人家国民党经历大规模会战就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几乎每次死伤动辄10万20万的,额,对楼主是一点也瞧不起国民党的作战质量,觉得国民党没用,但是别忘了,他再是没用也是在保家卫国,也是站在共产党前面的,你共产党这么牛这么聪明有能耐上啊,别躲在后方啊。别给我说什么牵制敌人数十万的力量,当我是傻吗,你不知道正面战场敌人更多吗,死伤更严重吗,那可是面对面的肉搏啊,不像你的什么游击战打不过随时跑啊。你共产党也就伤亡了几十万,国民党可是几百万啊,难道就因为国民党打仗傻所以才死了这么多人吗。

为什么让中国人承认国民党真正的抗日为了保国死伤无数就是这么难啊,承认国民党比共产党抗日贡献大就是这么难啊。他作战计划在怎么失败,共产党再怎么夸耀自己的英明神武,我只是看到一直在正面战场的是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你共产党只不过是躲在国民党身后的懦夫,不然抗战初期区区十万人是怎么苟延残喘下来的啊。七七事变后,共产党叫嚣着打鬼子,谴责国民党的不抵抗,以前我小傻啊不懂事,只觉得国民党真坏,现在知道蒋介石一直在拖延时间做抗日准备工作呢。共产党叫唤的最厉害,但是抗战初期你跑到哪里去了,真的,你要是真的上正面战场了,你十万剩下一万就真不错啦,现在的中国执政党是谁就真不知道了。

国民党当时贪污严重,物价上涨百姓苦不堪言,嗯,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也不是否认这个,只是抗日又是另一回事,不能因为这个就不承认他所做的贡献。至于为什么百姓这么爱戴共产党,一大方面是国民党实在是不得民心,还有就是共产党会忽悠白,洗脑那是刚刚的,那时候人水深火热的就是需要个活下去的好年头,看看文革就知道了呀,绝对的无道理崇拜啊,十年的动荡十年的群魔乱舞要不是老毛子死的早老百姓们一起还有的闹啊。文革死了最少估计是2000万,受迫害的人超过一亿。文革就是秽史,抗日八年也就3500-5000万,你和平年代还这样死这么多人怎么解释呢,我也不知道这几年和国民党当政相比到底哪个幸福。

请大家对待这部分历史慎重一些,国民党就是个大坏蛋,也请看在为了咱新中国死了几百万人的份上对他友好一些,死者为大啊,最起码咱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有一部分是他们用生命拼出来的呀。
本帖最后由 夜雨微醺 于 2013-7-31 02:57 编辑

啥也不说了,就上史实吧。
1、9•18事变后,中共在东北的组织,先后创建十几支游击队,主要领导人有杨靖宇、赵尚志、童长荣、夏云杰等,周保中、李延禄等还参与创建绥宁反日同盟军、抗日救国军。1932年一年里,我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队共进行重大战斗30多次,歼灭日军800余人。
2、1933年5月,我党收编和改造东北各地义勇军余部,满洲省委决定以我党原抗日游击队为主,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先后组建6个军,第1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第2军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委;第3军赵尚志任军长;第4军李延禄任军长;第5军周保中任军长,第6军夏云杰任军长。东北人民革命军广泛开展游击战,积极打击日伪军。第1军曾攻克三源浦、凉水河子、八道江等地,在柳河县黑石沟伏击战中歼灭敌军300余人。
3、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1935年出击日伪军665余次,在敦化县哈巴岭袭击日军装车列车,毙俘军官50余人,打死日军100余人;
4、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攻克方正县城,歼灭敌军280余人,扩大了游击区;团政委赵一曼在战斗中负重伤被俘英勇就义。
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攻克密山县城,攻占依兰县阁凤楼,协同第3军攻打刁翎,共歼灭日军400余人,开辟了新的游击区;
6、东北人民革命军第5军与第2军第5师在宁安、额穆、敦化地区反讨伐战斗中,毙伤俘日伪军1500余人,缴获各种枪1000余枝;
7、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攻占鹤岗煤矿,歼灭敌军120余人,吸纳一批工人参军。
8、1936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各军依次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6军,第1、2军合编为第1路军,杨靖宇任总指挥兼政委;以后又组建第8、9、10、11军。至1937年7月,东北抗联发展到3万余人。下半年,第1军组织两次西征作战,在回头沟、摩天岭、大错草沟等地歼灭日伪军660余人;
9、东北抗联第2军在抚松、长白地区多次伏击日伪军,其中穆棱县代马沟伏击战中歼灭日伪军300余人;
10、第3军一部西征海伦地区,一部北进嘉荫地区,历时半年,战斗百余次,在林口、嘉荫等战斗中,歼灭日伪军1300余人;
11、1937年春,第4、5、8军和3、9军一部协同作战,攻克依兰县城,歼灭日伪军300余人,第6军袭击了汤原县城;
12、1937年9月24夜—25日,八路军115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第21旅团一部,歼敌100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0余枝,机枪20余挺,击毁汽车100余辆,取得抗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
13、平型关战役后,八路军着手创建根据地,主力则于日军侧翼和后方开展游击战,配合国民党军保卫忻口太原。115师独立团由晋东北向察哈尔省南部地区出击,骑兵营等部由晋东北挺进冀西,第344旅奉命打击晋东北平型关、繁峙一线之敌。各部先后进行了腰站阻击战、冯家沟伏击战、曲阳袭击战和广灵、灵丘进攻战等战斗,广泛袭击日军后方各兵站和据点,收复县城10座,切断了张家口至代县的敌后方交通线,共歼灭日军1500余人;
14、1937年9月,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第2营组建雁北支队,挺进雁北地区,连续作战并发动群众,不到一个月就打开了抗战局面,歼灭日伪军300余人;
15、1937年9月,358旅、359旅主力在雁门关以南积极作战,破袭进攻忻口日军的后方补给线。10月18—21日,716团在雁门关以南共歼灭日军500余人,毁敌汽车数十辆。至此,日军由大同经朔县至宁武和由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听交通线均被八路军切断。
16、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129师769团在代县突袭阳明堡日军机场,击毁敌机24架,歼灭日军140余人,削弱了忻口之敌的空中和运输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友军。
17、1937年10月26日和28日,129师772团在山西平定县七亘村连续两次伏击日军第20师一部,歼灭日军400余人。
18、1937年11月2日,129师771团于昔阳以东黄崖底地区诱伏日军第109师136团1个营,以30余人的代价歼敌300余人。
19、1937年11月4日,115师主力于平安县广阳地区伏击日军第20师辎重部队,歼灭1000余人,缴获步枪300余枝,战马700余匹。
20、八路军自1937年8月下旬出师华北至同年11月上旬,共进行战斗100余次,歼敌11000余人,击毁敌机24架,击毁敌汽车400余辆,缴获马步枪1500余枝,轻重机枪76挺,骡马2000余匹及大批军需物资,收复县城10余座和广大乡村,直接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
21、七七事变后,山西、河北、山东三省的党组织遵照党中央指示,广泛改动群众,建立人民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山西由薄一波创建了由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工人武装自卫队、政治保卫旅和暂编第1师等部组成的山西新军,成为我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中共保属省委、冀南特委和平西地方组织分别建立了河北游击军、人民自卫军、国民抗日军、八路军别动大队和第5路军等人民武装,广泛开展游击战。1937年冬至翌年春,八路军129师挺进支队、东进纵队和骑兵团等部先后进至冀南,开展游击战,至38年4月,晋南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1938年春,晋察冀军区以第1军分区一部组成游击支队挺进平西,逐步发展到房山、涿县、涞水、良乡等地。山东省委于1937年11月至第二年3月领导各地人民起义,发展武装4万余人,作战百余次,攻克县城15座,建立十几个抗日游击根据地。
22、115师独立团等部创建晋察冀根据地;115师师部率343旅南下,创建晋西南根据地;120师创建晋西北根据地;129师和115师344旅创建晋冀豫边根据地。1938年4月,129师和115师一部创建冀南、鲁西根据地。120师雁北支队与晋察冀军区一部合并为八路军第4纵队创建冀东根据地。115和129师一部挺进冀鲁边创建根据地。八路军第3纵队创建冀中根据地。120师一部创建大青山根据地。
23、1938年春,新四军第1、2、3支队到达皖南。4月,4支队进抵皖中,取得蒋家河口等战斗胜利。4月下旬,新四军军部派遣先遣支队向苏南敌后作战,取得韦岗战斗胜利。6、7月,1、2支队挺进苏南,开辟茅山根据地。3支队进抵皖南长江沿线,配合友军打击日伪军。10月,彭雪枫率部挺进豫东,与3支队一部合编新四军游击支队,开辟豫皖苏边根据地。
新四军自38年1月成立至10月,由1万人发展到25000余人。歼灭日伪军3000余人。


整个战略防御阶段,八路军新四军共作战1600余次,歼敌54000余人,缴获各种枪12000余枝,收复大片国土,在华北和华中敌后创建10余块根据地。由出师时的4万余人发展到18万余人。敌后战场大量地牵制消灭了日军力量,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
24、七七事变后,抗联第1路军先后攻克抚松县庙岭和辉南县城,袭击宽甸县,奇袭辑安县,在蚊子沟伏击伪军景索清旅歼敌400余人。
25、抗联第3-11军也向日伪军展开积极进攻,取得依兰、土龙山、青龙山、孟家岗、聚宝山等战斗胜利,歼敌4200余人。东北抗联牵制了日伪军近百万,对日伪统治构成了直接威胁,从战略上配合了全国抗战。
26、1938年1月,抗联第2路军组建,周保中任总指挥,下辖4、5、7、8、10军等部。7月派部队西征,虽然取得了攻克苇河县楼山镇、奇袭珠河县元宝镇等战斗的胜利,歼敌数百人,但自身也遭受重大损失,第4军军长李延禄、副军长王光宇壮烈牺牲。第5军一部遭到日伪军袭击,冷云等8名女战士宁死不屈,毅然投河,最后壮烈牺牲。第2路军坚持原地斗争的部队,先后进行大小战斗37次,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第7军在饶河县西风咀子伏击战中击毙日军少将日野武雄。
27、抗联第3、6、9、11军,到1938年6月与日伪军作战数百次,取得较大战果,歼敌3000余人,但自身也遭受重大损失。
28、1940年3月,抗联第3路军取得讷河、德都、肇州、肇源等战斗的胜利,歼灭日伪军700余人。
29、抗联第1路军进行反讨伐作战,相继取得安图大沙河、红旗河伏击战、奇袭哈尔巴岭车站和天宝山铜矿等战斗的胜利,歼敌600余人。但自身遭受惨重损失,1940年2月,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辉在濛江英勇牺牲。
30、第3路军大部继续在黑嫩平原和大小兴安岭作战,1941年,攻克甘南县宝山镇、庆安县大罗镇,袭击瑗珲县汗达气金矿,共进行战斗20余次,歼敌600余人。1942年8月,副总指挥赵尚志在袭击鹤岗梧桐河伪警察所时牺牲。
31、1939年1月,贺龙、关向应率120师主力开抵晋中,连续粉碎日伪军第三、四、五次围攻后,冀中总指挥部于4月23日至25日集中7个多团兵力,在河间东北的齐会村一带,歼灭日军1个营700多人。
32、1939年9月,120师主力在晋察冀部队配合下,在灵寿县陈庄地区伏击日伪军,歼敌1200余人。
33、1939年10--12月,日伪军出动2万余人向晋察冀边区进行冬季大扫荡。晋察冀军区与120师共同开展反扫荡作战。11月初,在涞源县雁宿崖、黄土岭连续成功地进行了伏击围歼战,共歼敌1500余人,击毙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旅长阿部规秀中将。经过43天的反扫荡作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08次,歼敌3800余人。
34、1938年12月,129师386旅和先遣支队进至不汉路以东冀南平原地区。39年1月,日伪军3万余人对冀南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八路军在威县香城固一战,伏击歼敌200余人。从1-3月,共进行大小战斗百余次,歼敌3000余人。
35、1939年7月,日伪军5万余人向晋冀豫根据地进行扫荡,129师主力返回太行山区。晋冀豫军民英勇反击日伪军扫荡,至8月底共进行大小战斗70余次,歼敌2000余人。
36、1939年底,129师、115师344旅及晋冀豫军区各一部,发起邯长战役,歼敌800余人,收复黎城、涉县两县城,攻克部分敌据点。
37、1940年2月,120师主力返回晋西北,同广大汉蒙回族人民共同战斗,多次粉碎日伪军扫荡,歼敌900余人。
38、1940年夏,日伪军2万余人扫荡晋西北,我军进行反扫荡作战,进行大小战斗200余次,歼敌4500余人,收复县城5座。
39、1939年3月,115师主力进入鲁西郓城地区,首战攀坝,全歼日伪军800余人。
40、1939年4月,115师主力进至泰西地区,5月在反击日军9路扫荡作战中,取得陆房突围战斗的胜利,歼敌1300余人。
41、1939年10月,八路军1纵队与山东纵队机关合并,115师主力进入鲁南,创建鲁南根据地。1940年春,115师686团等部攻占白彦镇,歼敌800余人。
42、1940年8月—12月,八路军组织105个团20万人发动百团大战,歼灭日军25000余人,俘虏日军280余人,歼灭伪军18000余人,给日军交通线给严重破坏。但八路军自身伤亡17000余人。
43、从1941年初至42年末,八路军共挫败日军千人以上至7万人扫荡144次,其中万人以上扫荡24次,最著名的反扫荡作战有:1941年8月晋察冀军民挫败日军7万人对北岳、平西区的扫荡;11月,山东鲁中军民挫败敌人对沂蒙山区的5万人大扫荡;42年5月,太行、太岳军民挫败日军五月大扫荡,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牺牲;5月,冀中军民挫败敌5万余人的大扫荡。
44、1941-1942年,日军重点扫荡苏北、苏中,并对苏南进行清乡。1941年7月,日伪军17000余人分四路合击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军部遂令第三师于苏北展开反扫荡作战,共歼敌2000余人。
45、1941年8-9月,日军对苏南新四军第6师进行清乡,第6师由于缺乏经验和准备,主力被迫撤至苏中。第5师则粉碎了日军对鄂东、鄂中,第7师粉碎了日军对皖中、皖江的多次扫荡。至42年底,新四军粉碎日军大规模扫荡清乡数十次,歼敌数千人。
46、1943年12月,我党成立东江纵队,开展珠江三角洲和海南岛等地的抗日斗争。


从1939年起,敌后战场开始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击着64%以上的日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
47、1943年7月至8月,冀鲁豫军区八路军一部向豫北卫河以南地区之敌发动进攻,歼敌5600余人,全部恢复卫南地区,建立了卫南、滨河、滑县3个民主政权和地方武装。
48、1943年8月中下旬,太行军区八路军集中15个团举行林南战役,歼敌7000余人,收复了林县以南、辉县以北广大地区。
49、1943年7月,山东八路军清河军区对日伪军开展进攻作战,经过3个月作战,歼敌3000余人,拔除据点130余个。
50、1943年7-8月,鲁中区和滨海区八路军展开与日伪军争夺沂鲁山区和诸日莒地区的进攻作战,控制了诸日莒山区的洪凝、石场、前街头、松柏林等重要阵地,歼敌2000余人。
51、1943年秋冬,日军对华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北岳、冀东、晋西北、太岳、冀鲁豫、鲁中、清河等根据地进行反扫荡作战,趁机扩大了根据地。北岳区军民在9月—12月间歼敌9500余人,收复1074个村庄。
52、1943年10月,日军对太岳区铁滚式大扫荡,将校尉三级军官120多人组成的新战法观战团在临汾以东韩略村被八路军全歼。
53、1943年2月,日军15000余人对新四军第2师主力所在地盐阜区进行扫荡,4月新四军成功粉碎扫荡,歼敌2000余人。
54、1943年3--9月,日军对新四军第5师所在地鄂豫边区和第7师所在地皖中进行扫荡,被粉碎,我军歼敌2400余人。
55、1944年,晋察冀军区八路军攻克日伪军据点1600余处,歼敌45000余人,解放人口758万,陆续建立冀晋、冀察、冀中、冀热辽4个下属军区。
56、1945年2月—5月,晋察冀军区发起攻取边缘区和残存在根据地之敌的攻势作战,歼敌11000余人,收复县城9座。5—7月,发起雁北、察南、子牙河东、大清河北和出击热河等战役,歼敌9500余人,收复县城6座。
57、1944年2月,太行八路军开始发起攻势作战,先后收复蟠龙镇、榆社、林县。9月,又向平汉线、正太线展开破袭战,攻克敌据点多处,歼敌千余人。
58、1944年5月,冀鲁豫军区部队发起昆张战役,摧毁敌寿张至郓城的封锁线,收复清丰县城。6月,收复单县、鱼台、沛县间广大地区。8月,向郓城敌军发起攻击,歼敌3000余人。
59、1944年6月,太岳军区部队发起济垣战役,歼敌800余人。9月,破袭同蒲线,开辟修武、武陟新区。
60、1945年1--4月,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展开解放豫北为重点的春季攻势,歼敌15000余人。在5月中旬的夏季攻势中,向平汉线两侧及鲁西晋南之敌发起攻势,歼敌14000余人。
61、1944年1月,晋绥军区八路军首先在五寨、宁武、静乐、临县、离石、阳曲、忻县等地展开围攻战,共拔除敌据点58处,歼敌3000余人。8月发起秋季攻势,9月胜利结束。45年3月发起春季攻势,收复县城3座,歼敌2000余人。
62、1944年春,山东军区鲁中八路军对敌展开攻势战役,歼敌7000余人。8月,举行沂水战役,收复县城,全歼守敌1000余人。9月,在西北设伏,歼灭日伪军1300余人。
63、1944年6月,鲁南军区八路军发起攻势战役,歼敌3000余人,解放崮口山区。渤海军区部队在春季攻势中攻克利津县城。8月开始发起秋季攻势,歼敌5000余人,攻克县城3座。
64、1944年8--9月,胶东军区部队收复荣城、文登县城,歼敌5000余人。秋季攻势结束后,山东军区统一组织了莒县战役,攻克莒县,歼敌4000余人。
65、1945年2-5月,山东军区发起春季攻势,歼敌17000余人,6月攻击胶济铁路东段之敌,歼敌3万余人,收复县城9座。
66、1944年,新四军苏中军区发起攻势作战,其中车桥战役歼敌1000余人。
67、1945年,苏中新四军发起春夏季攻势作战,歼敌3000余人。
68、苏北新四军于1944年1月开展反击日伪军第二期治安整肃计划的攻势作战,攻克敌据点10余处,4月发起高沟、杨口战役,歼敌2000余人,收复六塘河两岸地区。
69、1944年3-7月,新四军淮北军区对敌展开攻势作战,歼敌2500余人,攻克据点51处,收复大片地区。1945年2月与淮南军区合作,举行宿南、睢宁战役,歼敌7000余人。
70、1944年8、10月,新四军苏南军区两度发起攻击苏浙边之敌作战,歼敌2000余人。
71、1944年末到45年初,华南游击队各部举行攻势作战,歼敌1800余人。
72、1944年9月,八路军豫西1-4支队先后挺进豫西,开辟豫西根据地。44年7月,晋冀豫军区组建南下大队,挺进黄河以东地区,开展游击战。8月,成立了6个县政权。
73、从1944年春至1945年春,敌后解放区军民连续发起5次攻势作战,共歼敌47万余人,攻克县城70余座,收复国土32万平方公里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主要将领:蒋介石、张治中、陈诚、谢晋元(四行仓库)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由于中国军队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33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主要将领:唐生智、刘湘、顾祝同



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由于国民党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余万人。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

主要将领:阎锡山、林彪(平型关)、卫立煌(忻口)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中国军队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万余人。但从此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

主要将领:李宗仁、孙连仲、池峰城(台儿庄)



日军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国民党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1万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

主要将领:薛岳

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首指挥的中国军队包围。最后由于蒋军嫡系将领的无能,中国军队最终功亏一篑。



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

主要将领:陈诚、白崇禧(代)、薛岳(万家岭)、徐焕升(空军东征)



历时4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为结束,但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4万人、近10万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广州战役:1938年10月

主要将领:余汉谋

日军控制了广州及附近要地,广州失陷。广增之战,双方伤亡不少:日本防卫厅的《中国事变中国作战史》载:日军伤亡1923名。中国军方记载:中国官兵阵亡2954名,伤5645名,失踪2643名。



南昌会战:1939年3月-4月

主要将领:罗卓英、上官云相



南昌失守。此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军队的首次交锋,日军纠集重兵,先发制人,攻势极为猛烈。中国守军奋勇抵抗,兵力损失达43000余人。



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20日

主要将领:李宗仁、张自忠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随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国民党军队消灭毙伤敌军1.3万人,第5战区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日军未能达到预定战略目标。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

主要将领:薛岳、罗卓英



日军动用10万兵力,却在第九战区第十五集团军的抵抗下损失惨重。日军承认“在部分战场上,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在中国军队反击下,日军伤亡达2万人,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伤亡3万多人。



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主要将领:白崇禧、杜聿明(昆仑关)

日军占领南宁和昆仑关后,国民政府从数百公里外急调10个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取得昆仑关大捷,迫使日军改变对广东的作战计划,造成日军在战略上的部分被动。



冬季攻势:1939年12月-1940年3月

主要将领:蒋介石、李宗仁、薛岳



在这次攻势中,中国军队直接参战兵力约71个师,55万余人,与敌作战1340次,其中主动出击1050次,毙敌九万多人,我军伤亡七万多人。冬季攻势是中国军队继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对外主动出击,改写中国百年来基本上只有“挨打”的历史,日军亦承认这次作战中我国军队的英勇。更为重要的是,抗日战争从被动挨打转入主动进攻,一扫全国民众之颓丧之气,树立起抗战必胜之决心。



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主要将领:李宗仁、张自忠

张自忠上将殉国于南瓜店,宜昌失陷。枣宜会战是武汉会战以来,日军对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

豫南会战: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主要将领:李宗仁



豫南会战是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日军一度攻占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伤亡9000人后,日军最终撤退。



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主要将领:罗卓英、王耀武

为保证南昌及附近占领区的安全,日军发动试图消灭赣北中国军队主力的上高会战。日军在三路围攻、其中两路受阻的情况下,形成一路孤军深入,被中国军队包围而仓皇撤退,伤亡高达1.5万人。



晋南会战:1941年5月

主要将领:卫立煌、唐淮源(中条山)



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中央军”。中国军队伤亡4.2万余人,被俘3.5万余人,日军伤亡仅为中国军队的1/12,成为“抗战史上最大的耻辱”。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1日

主要将领:薛岳、王耀武

中国军队第六战区在正面战场主动发起1941年以来惟一一次主动进攻作战,歼灭日军7000人。最终由于第九战区指挥失误,日军一度攻占长沙,中国军队伤亡失踪7万人,日军伤亡2万人。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主要将领:薛岳、李玉堂、方先觉



中国军队第九战区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取得了长沙会战大捷,共毙伤日军5万余人。成为“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

浙赣会战:1942年4月-7月28日

主要将领:顾祝同、王敬久(衢州)

日军大本营决定摧毁浙赣两省中国军队机场,打通浙赣铁路,最后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曾经占领衢州机场,但遭到严重损失,第15师团师团长阵亡,日军战史记载伤亡17148人。



鄂西会战:1943年5月-6月

主要将领:陈诚、孙连仲(代)、胡琏(石牌要塞)



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国民党第18军坚守石牌要塞,第六战区及友邻部队夹击日军,歼灭敌军4000人。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2月

主要将领:孙连仲、余程万

在日军3万优势兵力进攻下,中国57师9000余人孤军誓死抵抗长达16天。最终中国军队收复常德等阵地,毙伤日军2万人。



豫中会战:1944年4月-5月25日

主要将领:汤恩伯(洛阳)、李家钰



日军试图通过豫中会战围歼第一战区主力,并打通平汉线。由于国民党军指挥失当,洛阳沦陷。日军实现最初的作战计划。



长衡会战:1944年5月-8月:

主要将领:薛岳、方先觉(衡阳)

豫中会战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铁路。中国军队在衡阳进行了长达48天的抵抗,最终没有支援而遭到失败。



桂柳会战:1944年8月-12月10日;

主要将领:白崇禧(桂林)、张发奎



日军为摧毁大西南的空军基地发动桂柳会战。中国军队在明显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未能取得空地配合,导致桂林和柳州仅数日即遭到沦陷。

滇西作战:1944年5月—1945年1月

主要将领:卫立煌、宋希濂、李弥(松山)

我军攻克腾冲、松山、龙陵地区,远征军和驻印军会师芒友,结束了滇西战役。滇西作战,自1944年5月11日开始,至1945年1月27日结束。历时8个月零16天,日军共伤亡、被俘21057人。远征军伤亡、失踪67364人。



豫西鄂北会战:1945年3月-5月

主要将领:刘峙、胡宗南



此次会战,日军虽然达成进占豫西鄂北控制老河口空军基地的目标,但伤亡惨重,多达1.5 万余人。



湘西会战:1945年4月-6月

主要将领:何应钦、王耀武(雪峰山)

中国军队在战役中对日军进行了包围,创造了雪峰山大捷,毙伤日军1万多人。最终在中国军队的反攻下,日军伤亡2万余人,被迫撤退。

桂柳反攻战役:1945年4月-8月

主要将领:张发奎、汤恩伯



此役为国民革命军对日最后一役,中方死伤不详, 日军4000人死亡, 5000人被击伤
这是楼主在另一个帖子内容:在抗战中,总体来看,国民党方面的总兵力约600万,陆军、空军齐备;共产党方面的兵力约60万,无空军。国民党有完整的军衔体系,中共没有正规的军衔。共产党方面阵亡的将领合计 197 位 ,国民党阵亡的将领合计 100 位。比较国共双方10比 1的军队实力,共产党付出的阵亡“将领”比率,要高出国民党20 倍以上。

还有拿“国民党军死亡人数比共军多”来作为夸耀国民党的资本,就更可笑了。其一,死了那么多人,仍然没有守住国土和保护得了国民,能以死得多证明成绩大吗?其二,国民党军队无能而导致死伤甚众(譬如南京保卫战),不思自愧自省,反而自夸,岂不是等同于拿冤死的士兵的血染红自己的顶戴?世界上只有国粉这种生物是用伤亡人数来算战争功绩的。照这么说,赵括绝对是抗秦主力,袁绍绝对是抗操主力,杨镐绝对是抗清主力。

还是那句话,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为了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牺牲的烈士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魂,都应该被永远的铭记,争论谁功绩大于谁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总是某些别有用心之徒借此制造事端,片面裁剪历史,令人不齿。不过矫枉必过正,故而并不能给人以完整的陈述历史的感觉。

一个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国民政府最后的下场是溃败台湾,你要说这也是中共宣传的力度那就可笑死了,你说文化大革命,怎么不去查查花园口决堤,南京大屠杀,文夕大火,1942,国民党在大陆最最后一年法币改金元券 ,十个月膨涨2000000%。
以下是我对楼主的回复:

我最大的重点是强调国民党当时也是在积极抗日的,功劳是只会多不会少的。不是咱们教科书上写的那样,只是一句初期抗战国民党是主力随后消极抗日就轻飘飘的带过。在阵亡、重伤死、日本军官中,与国军作战亡或被国军击落座机亡者40人,与共产党军队作战亡者4人。至于消灭的日军联队在国民党军队的几大战役如“台儿庄”“昆仑关”“长沙”等战役中都有。有人说“这是国民党造的神话“,这是夸张的,但被吹嘘了几十年的“平型关大捷”是历史的真实吗?(根据对“平型关”一仗的调查,被消灭的日军数从1937年的近万,到五十年代的3000,到80年代的1000,一直减到今天的最新数字500。同时发现被消灭的日军,不是精锐的作战部队,而是辎重部队)

44年之所以让华北日军那么头疼,是因为当时在华日军精锐的10个师团(甚至将关东军第27师团南调参与作战),近30万人(占当时在华日军总数近40%)参与湘豫桂会战(最终结果国军伤亡22万,日军伤亡6万),所以华北精锐几近抽空,可怜蒋介石却因为遭受日军突如其来的攻势以致损失惨重,甚至在解放后背了个“消极抵抗”之名。

在这里,我想说,从小我们就知道邱少云,黄继光,刘胡兰,甚至小兵张嘎,有谁知道戴安澜 佟麟阁 郝梦龄 赵登禹 高志航 吴国璋王 铭章 张自忠 许国璋。还有就是共产党到了40年人数就已经达到80万了,45年已经120万了。中国政府军队伤亡322万余人,其中阵亡约132万人;中国共产党军队损失58万余人,其中阵亡16万余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271位将领,上将19中将81少将171,你说的还有我说的什么将领战死人数这些仅供参考的,因为国民党的授予的将领多,并且好多是死后追认的,而共产党少的可怜,所以不应该比较决定谁出的力比较多。这样比的话,共产党完败啊。

我列了这么多的史实你都不仔细看看,只是一意孤行的说国民党人多战略错误漏洞多死的人多是正常的,再怎么样不也比共产党强么,死的132万和16万相比只是为了夸耀吗?这是证明国民党那里是消极抗日了?你看不见歼敌数,战役数数,总是说共产党付出的比率大,就只是因为你会打仗死的人少就可以夸耀吗。共产党人数基数少相对的伤亡人数少,那么打的战役不也是少吗。不用说多余的话,只要共产党敢把国民党的战斗战役死亡数歼敌数写到教科书上,我就万分佩服他,但是他不敢为什么?因为不管你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也不抵不过事实的。

《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为了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牺牲的烈士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魂,都应该被永远的铭记,争论谁功绩大于谁是没有意义的。》--楼主的这句话说的真好,但是你为什么不想想现在的孩子们有谁知道抗日的还有国民党,就连我小时候的儿歌还有一个打倒蒋介石呢。在大陆教科书中写蒋介石还有国民党的《片面裁剪历史,令人不齿。不过矫枉必过正,故而并不能给人以完整的陈述历史的感觉。》--这也是你的句子就借用了。是不是很适合啊。 我强调的重点就在这里啊。

《中共可以把国军在正面战场所做的一切,一笔带过,就像对方根本不曾出力一般,参见目前各种抗战剧还有孩子们的教科书。话说对于关注过那段历史的人,谁也糊弄不了谁,是吧。
淞沪会战死了多少国军士兵?远征军出征时有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活着回来?他们可都是为国死战,都是中国人,和你我一样,一样宝贵的生命。戏谑也好,驳斥也好,收起那些政党之争的偏见,尊重下那些抗战烈士们。》---这一位网友说的真的好啊,比我说好的长篇大论强多了。
还有就是楼主,我对于你的言论是一字一字看的,看到写的有些和我知道不同的史实也是一点点查的资料,请LZ你也尊重我的言论,能好好的看看,不要只是摘抄一些网上片面的言论就把我打发了。

你摘得那个什么‘网络十大历史谣言’我觉得不是很对,可信性不大。就说其中的文革他就是毁了很多文物啊,三年大灾害就是3000万这个数还是保守估计的,因为死的人太多了到现在政府还没有公布呢。这就是事实哪里来的谎言呢。还有什么共产党高级将领死了200,国民党也就100,你说,哎,共产党打的仗少,死的人少,授予军衔的高级将领更是少,咋就死了这么多呢,别是和国民党一样都是死后追封的。这个可是个大BUG啊。LZ就是不承认也得要承认,咱就算不比两党的伤亡数量,之比较歼敌数,这也是很分明的。

国民党做错了这个做错了那个,抗日时候的三大惨案就算是死了10万人吧,再加上你说的南京大屠杀30万,我把日本杀的百姓3500万也加到国民党头上吧,谁叫他抗战不利啊,共产党文革和三年灾害死的人不只是5000万,就是这个国民党也比共产党强啊。三年灾害,你别说那是老天的事情不关共产党,共产党里面占多大的成分自己心里明白。还有文革呢,群魔乱舞的10年咱们的十大将军死了几个留下几个,彭德怀彭将军多么硬气的汉子啊,被红卫兵打断了腿都不下跪。还有刘少奇给我感觉就是个和蔼的老好人啊,崇敬宪法的下任主席,就被关在一间屋子里连药都不给吃,活活的是被癌症疼死的,后来真的连人也疯了,整整的疼了一年才死的。亮剑中的李云龙也是死在文革中的,大多数在战争中熬下来将士,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中。还有很多很多,当时我看到文革的那些资料都哭了,提起文革我就能感到无限的绝望啊,那时候没有法制说你错你就错让你死你就死。你怎么能把抗日国军的错误战略枉死的人和文革相比呢。国军战略在错误他也是事出有因,那是为打鬼子出的馊主意。那么文革又有什么原因呢。死的那些人不是被鬼子杀的,是被自己的同胞杀害的,甚至是自己身边为了活下去的亲人啊,这些说到底不就是因为老毛子一人的私心吗。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关于国共两党,文革,还有大跃进与三年自然灾害的争议,不就是共产党对于历史的不尊重瞎编乱造,只会把自己的战绩无限夸大,把自己的错误无限放小,从来就没给老百姓一个正确的答案回复。不要怨我偏向国民党,谁叫他可怜没人爱呢,明明干过好事却被有心人慢慢淡化,让人民将其遗忘在历史中,国民党再有天大的错,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也应该是被人尊敬永垂青史的抗日英雄,而不是现在孩子们提起的国民党反动派。谁都知道在这之间隐藏的事情有问题,但是谁也不知道真相是什么。谁也说不过谁,谁也不知道谁是对的,那么这场争议只能这么延续下去。不知道在我的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事情的真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