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陈垣先生的身份是辅仁大学校长,北平沦陷时的辅仁大学已由美德两国圣言会接办,校务长是德国人雷冕神父。后来因为德意日成为轴心国联盟,辅仁大学才能在日本人那里争得了权力,坚持文史各科不改用日文教材、校门不挂日本国旗、日文不作为必修课,而且也成为沦陷区内国民党政府承认的惟一一所大学。

抗战八年间,陈垣先生先后撰成七部专著,其中尤以“宗教三书”(《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最能体现他的知识分子名节和爱国思想。《明季滇黔佛教考》借明季中原陷落后,一些士大夫避地滇黔,“逃禅以示不仕之决心”,以表彰明末遗民之爱国精神、民族气节;《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发掘北方宋遗民不仕金朝的事迹,“觉此所谓道家者皆抗节不仕之遗民,因发愤为著此书,阐明其隐”;《清初僧诤记》借木陈忞、澹归变节之事,贬斥当日媚事新朝的汉奸。此外,他还通过钩稽《资治通鉴》中胡三省的注释,著成《通鉴胡注表微》二十篇。他在致友人信中说:“近又进一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欲以正人心,端士习,不徒为精密之考证而已。”胡三省是宋末人,不仕于蒙元,陈先生以作通鉴注的方式,申诉蒙元的暴政。

站在历史下游看陈垣先生的作为,“淡泊名利 皎皎素心”是绝对配的上的,“傲骨撑天地 奇文泣鬼神”就未免有些过誉之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