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辟谣之六七十年过去了你还记得吗(转载)

982cff11728b4710ee6ad437c2cec3fdfd032314.jpg

   Top1. 六七十年过去了你还记得吗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第一名毫无疑问是这个经典中的经典:六十年七十年。


我最早看到这两篇文章是在天涯上,已经找不到原作者了,擅自转载,再次向原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原文60 多年过去了,蒋介石动用70万国军发动了淞沪会战。在会战中,国军空军炸毁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沉日本海军第3舰队旗舰,国军陆军为补充战损而五次发 布动员令,超过半数的团职以上高级将领以身殉国。淞沪会战未能阻止日军占领上海,却改变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战略部署,还为上海资本向西转移赢得三个月时 间。

   【淞沪会战中,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被炸毁一事,没有见过任何正经史书记载。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为出云号。战后出版的《日本巡洋舰史》记载:“出云”号于1944年归国,成为海军兵学校的练习舰,1945年7月24日在吴军港被美机炸沉。”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从来没有指望过能单独击败日本。蒋介石的“空间换时间”讲的是以节节退守,获得时间让外国介入。这个思想和持久战是完全不同的。
    国民政府在上海发动战役,是因为上海有各国租界,在这个地方发动作战有利于引起外国注意,增大外国干涉的可能性。实际上,上海的地理位置并不适合进行僵持 战。这个地方临海,日军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大口径舰炮以及海军航空兵的支援。而国军在这个区域却没有任何国防工事。我们可以看到抗战史上再也没有一场战役打 得比这一场更惨烈。由于缺乏总体战的经验,而且中国军官素质的战略素养都不高,淞沪会战之时,国军从来就没有过任何完整的计划,所以撤退的时候混乱一团, 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一路溃退。导致花费了无数钱财在南京前方修建的国防工事直接就放弃了。
   而且,可能是因为缺乏经验,国民政府从来就 没有工业、资本转移计划。直接导致沿海地区大量工厂完好无损地落入日本人的手里。我们知道当时中国交通条件很差,加上战乱,如果没有政府和军队的帮助,大 规模迁移工厂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有时候甚至是不可能的。而国府恰恰在这方面什么都没有做。】

  原文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最让外国人刮目相看的不是叶挺的新四军,而是孙立人的新一军。新一军远征缅甸,以伤亡1.7万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 10.9万人。在新一军攻占缅甸重镇于邦的时候,下属向孙立人询问如何处理日军战俘,孙将军的回答是:你去问问那些狗杂种,都谁到过中国,到过中国的就地活埋,以后都这样办。

  【所谓10.9万人是整个远征军的战果,而并非是新一军的。新一军的确十分引人注目,远征军打得并不好。松山打得一塌糊涂(6万人对日军两三千人,还有强大的火力支援和空中支援, 最后 歼灭日军一两千,自己死伤两万)。为了不和日本人对抗而转走野人山,饿死士兵无数。因为听说美军会在缅甸提供装备,所以转送士兵的时候把士兵的衣裤都剥下 来,像光猪一样塞进飞机,导致士兵冻死冻伤。新一军在密支那火车站,一个团的士兵打进火车站后四散搜罗战利品,结果被日军情报站长带了几十个士兵打得抱头 鼠窜。就这种军队你让外国人刮目相看,你觉得外国人是傻子吗?
   虽然在抗战中中国军队有个别战例让外国人钦佩,但整体中国军队真正能让外国人刮目相看,那是要到朝鲜战争了。
顺便再说说孙立人将军,孙将军后来被以“兵变”、“通共”的罪名,在国民党当局“不杀、不审、不问、不判、不抓、不关、不放”的“七不政策”之下,以软禁代替刑罪。孙立人平时有空种种玫瑰,靠家人卖“将军花”维生。 】

原文: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中只不过是消灭了一支日军运输队。而且平型关大捷只是平型关战役的一部分,平型关战役又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
    【旅日工程师、作家萨苏参照日军资料对平型关大捷作了一番考证,日军情况如下:
      “这 两个敌军部队,一个是从平型关返回灵邱的“新庄自动车队”搭载其他日军部队一部,属于日军第六兵站汽车队,由两个中队组成,搭载部队人数不详,从西向东进 入八路军伏击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新庄淳中佐,日军资料中没有记录它的总人数,但是从后面记录的伤亡来看,这支部队比对向而来的大行李部队要多得多,有 朋友考证日军旅团长三浦少将和从前线归来的慰问团也在其中,这一点我所见到的日方资料没有记载,存疑;第二个是携带大批弹药,衣物,粮食等物资从灵邱向平 型关前线支援的步兵第二十一联队(指挥官浜田大佐)辎重部队,第五师团参谋桥本顺正中佐与他们同行。
     “这两支日军部队的最高指挥官都被击毙在这次战斗中。”
     “日军在平型关战死的最高军官是中佐,而且一下就打死了两个,第二十旅团的新庄淳中佐和第二十一联队的桥本顺正中佐。”
     这次作战,日军伤亡1000人左右,两个中佐阵亡,大批军用物资落入敌军军手中。在此之前还没有这样的战果。所谓平型关会战、太原会战之类,除此之外更是没有这样的战果。所以这次作战才被大书特书。
顺便说一句,大肆宣传平型关大捷是人家蒋公的意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当年的蒋公手谕特批。也难怪国军在台儿庄战役之前压根就没啥像样的胜仗,要怪神马过度宣传怪蒋公去】

 原文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李向阳和他的游击队是虚构的,真正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军队是国军的委员长卫队。这支军队使用德军的装备,甚至有德军教官亲 手指导。在南京雨花台,委员长卫队的两个营独自阻击日军一个甲种师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一共只有六个甲种师团),平均每个士兵要坚守25米长的阵 地,面对50名日军精锐部队的士兵,但胜利者依然是中国人。
  【李向阳是以几个不同的游击队员为原型创造的虚构人物。但是平原游击队不是。
   如此强大的委员长卫队,是90年代在地摊文学上出现的,在原先作品中,这支战无不胜的劲旅最终因为日军空袭而全军覆没。
   历史上的德械部队,包括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没有听说过什么委员长卫队。
   在真实的历史中,雨花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负责镇守这个阵地的是孙元良的72军。72军下辖主要是88师,这是一个德械师,是除了总教导队之外装备最 精良的三个德械师之一。孙元良兼任师长。这个师下辖两个旅,即262旅和264旅。这两个旅的旅长都在此战中阵亡。
  所谓委员长卫队的原形可能是南京战役中的宪兵队。由肖山令中将指挥的6500宪兵部队在南京战役中作战非常英勇,守备坚固,但最终因为国军主力溃败,无法挽回大局,最后几乎都英勇殉国了。肖山令中将最后举枪自尽。值得敬佩当然要大书特书,但是像这种夹带私货的造谣、消费死者满足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呵呵。】

  原文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影视作品中恶贯满盈的张灵甫是抗战英雄。在长沙会战中,他率领敢死队包抄小道,夜夺张古峰,为国军成功阻击日军立下汗马功劳。张灵甫还为抗战丢了一条腿。
  【我从来不知道在影视作品中张灵甫啥时候恶贯满盈了?能不能请哪位讲一讲哪部作品里恶贯满盈?尤其是悲剧的李幼斌啊……
   我不知道原作者和张灵甫有什么仇,先是把张灵甫在影视作品里“恶贯满盈”了,还活生生把人家一条腿打断。拜托……人家腿只是瘸了而已……要是丢了一条腿,就不用指挥部队了……
抗战中中的张灵甫被大大神话了,蒋粉们把其上司王耀武(真正的抗日名将)的战绩都归到张灵甫的簿上了。盖因王耀武最后投共了吧。

原文: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常德保卫战中,74军57师的8000名官兵阻击10万日军15天之久,最后只有200人能够战斗。师长发出了74军 57师最后一封电报: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 止,并祝胜利。74军万岁,蒋委员长万岁!
  【这是该文少数几条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条目。唯一的问题是,57师的对手是大约4万参与攻城的日军。10万是整个承德会战的日军参战人数。
   当年在《读者》上看到这一段也是感慨万千。只不过大煞风景的是,发出这封电报的余程万随即跑掉了。
   对于如何处置余程万,国民政府有过激烈的争论。最后他还是逃过一死。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是蒋介石的学生的缘故。历史学家黄仁宇如此评论:
    “没有人在处理余程万的程序中能替蒋介石开脱。历史家只能指出余程万给蒋介石极大困难。事实上他已将全师官兵牺牲于常德城内,在作战效率上讲,除了他自身 一死之外,已替统帅尽了最大职责,常德能及时收复,主要由于第57师的强韧抵抗,要是蒋介石再惩罚余,以后谁肯替他认真作战?然则余程万到底也是放弃守土。一个部队长有伦理与道义上的威权赋与部下以必死的任务,端在情况变更在更大的范围内,部队长本人也应能作必死的表现。余程万身为师长即未履行这契约, 在另外 三个师长殉职的情形下,最高统又不能置之不问…… ”。
   原文: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武汉上空爆发过持续时间仅次于不列颠空战的武汉空战。那场空战中,国军空军击落日军飞机78架,炸沉日军舰艇23艘。 那个时候,每当防空警报响起,很多武汉市民不是钻进防空洞,而是爬上房顶,为的是能看到日军飞机被击落的场景。
   【武汉空战有三次。中国空军与苏联援华空军共计击落日军飞机47架(而不是什么78架),所谓击沉23艘日舰更没有任何纪录(日军空袭武汉还有军舰参加? 原作者这是在搞笑吗?)。日军参战飞机共131架(次)。三次空战时间为1938年2月28日、4月29日和5月31日。不列颠空战自1940年7月10 日开 始,到同年10月31日结束。三次武汉空战,前后总共3个月,似乎和不列颠空战时长差不多。但是根本性差异在于,武汉空战只有这三次而已,出动飞机最多时 也只有67架。而不列颠空战几乎每周都要打。不列颠空战中,德国参战飞机最多时达2550架,损失飞机达到1887架,英国参战飞机最多时达1963架, 损失1547架。这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如果要讲所谓持续时间,那“柏林空战”是不是持续时间更长?第一次正式对柏林的空袭发生在 1940年8月25日,最后一次是1944年3月25日。那么柏林空战是不是持续了三年半?这是不是比不列颠空战更值得大书特书?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战斗 之间的时间距离来计算空战的持续时间是非常愚蠢的。
  实际上,数月之后的8月3日,日军还对武汉进行了一次空袭。有的文献也把这次战斗计入武汉空战。这次战斗中日军被击落12架,加上原先的47架也不到78 架。如果把这次空战也算上,那么武汉空战“持续时间”超过了5个月,远远超出不列颠空 战。那么还哪里有“仅次于不列颠空战”呢?明明是“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武汉上空爆发过持续时间远超过不列颠空战的武汉空战。”
  说句题外话,原作者提了这么多“有几个中国人知道……”,那么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抗战初期苏联人给予了国民政府不少援助呢?许多人知道飞虎队,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苏联援华航空队呢?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苏联一直对国民政府援助力度比对共产党大呢?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国民政府曾申请加入共产国际呢?】
    
  原文: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重庆有17家军工厂在敌机轰炸下坚持24小时不间断生产。以金陵军工厂为例,抗战期间共生产迫击炮7000门、重机枪1.8万挺、步枪28万支、手榴弹30万枚、炸药包20万个。
     【抗战时期重庆总共有17家兵工厂,下辖94493人。
     这些兵工厂抗战期间总计生产各种枪弹8.54亿发,步枪29.34万支,轻机枪1.17万挺,马克沁重机枪1.82万挺,火炮1.4万门,炮弹599万颗,甲雷43万个,手榴弹956万颗,各式掷弹筒6.79万具,掷榴弹154万颗,炸药包376万个。 我列举这些数字是想说某些造谣的傻子对于数据是多特么不负责。本来想夸国军,结果给人家减产了百分之九十多。真是脑残无药医。
      金陵兵工厂,建立于1865年。是中国最老牌的陆军兵工厂。它是中正式步枪的研发单位,1935年就成功仿制了马克沁重机枪。这家兵工厂的设备多数都是从 外 国进口的先进设备,其枪械研发和工业加工能力在当时全中国无出其右。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重庆兵工厂生产的步枪和重机枪,基本都是这个厂生产的。
     不过这个数字确实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我们暂且不提苏联在火线上生产坦克的事情,来看看抗战期间共军的生产情况。
      八路军太行军工部据不完全统计,共造枪9758支,修枪近万支,生产掷弹筒2500门,修炮约千门,复装和新制枪弹223万发,掷弹筒弹19.8万发,迫 击 炮弹3.8万发。此外,还协助地方生产手榴弹、地雷千万枚以上。这个统计显然是不完全的,因为黄崖洞分厂仅1944年10月至1945年6月就生产了50 毫米炮弹、60毫米炮弹、82毫米炮弹12.1万多发。看起来好像很少是吗?
     太行山军工部在当时,物资极度匮乏、人才极度匮乏、设备极度匮 乏。当时设备匮乏到什么程度呢?连炼铜造枪弹都做不到,只能收集打过的子弹壳和弹头,重新装填。造枪炮的钢从哪里来?靠游击队撬日本人的铁轨……更糟糕的 是还面临着日本人的反复扫荡,生产经常中断。黄崖洞的厂子都被日军打到了门口,大批设备损毁。
   整个太行军工部在规模最大的时候也只有3300人,顶不上金陵兵工厂一个厂的人数。这些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生产了这么多军火。试问,重庆的兵工厂生产量又有什么可值得夸耀的呢?人数是太行军工部的三十倍,物资设备都不缺乏,人才、技工更不缺。
   这种仅仅完成了本职工作的兵工厂,你要问有几个中国人知道重庆的兵工厂在空袭下坚持生产,那是不是也该问有几个人知道太行军工部在恶劣百倍的条件下坚持生产?要不要问有几个中国人知道黄崖洞分厂在日军都打到门口的时候还在坚持生产?】

原文: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日军投降书是什么样子。为什么GC党只宣传9.18日军侵华而不宣传8.15日军投降,不让国民看看日军投降书?难道仅 仅是因为文中多次出现:日本陆海空军及其辅助部队向蒋委员长投降。或者是因为受降落款是: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蒋中正特派代表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
     【首先,8月15日是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停火的日子。不是日本投降日。
     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日期是9月2日。出席受降仪式的是徐永昌上将,受降落款“徐永昌 中华民国代表”。这个投降书的内容网上一搜就有,里面没有提到什么向蒋委员长投向云云。
      所以很令人纳闷的是,为什么要纪念8月15日而不是纪念9月2日呢?现在国内的抗战胜利日一般定为9月3日,即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第二天。这是沿袭国民政府 当 年定下来的惯例。1946年国民政府通过决议设定每年的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如果说共产党政府只纪念9月3日(纪念文章有时会在9月2日刊出)是为 了掩盖真相,那为什么国民政府当年也只纪念9月3日?国民政府喜欢贬低自己吗?事实上,把敌国无条件投降日的第二天设定为胜利纪念日是很多国家通行的做 法。
     而说到8月15日,49年刚建国的时候恰恰曾经订这一天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后来51年的时候有人提醒说8月15日是日军停火日不是投降日,共产党一查,果真如此,于是就改成和国民政府一样的9月3日了。实际上,现在隆重纪念这个日子的只有一个国家——日本。
     如果脱开具体的日期,而注意到何应钦这个受降人,和投降书的内容,原作者想说的很可能是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投降。这件事不是发生在8月15日而是在9月9日。这份侵华日军投降书在网上随便一搜也能搜到。

这份投降书是这样写的:
     “降书”
     “一、日本政府和日本大本营已向联合国最高统帅无条件投降”
     “二、联合国统帅第一号命令规定[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线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
     “三、吾等在上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之将领愿率领所属部队向蒋委员长无条件投降“
     “四、……”
     ……
   最终落款只有岗村宁次,没有何应钦。按照记载,受降仪式也没有见到何应钦签字这一条。
   从降书可以看出,这只是侵华日军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后按照战胜国的指令走一个过场罢了,所以在纪念的时候连国民政府都不重视。】
   原文
    要知道,伟大的中国卫国战争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争之一!它不是用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就能打赢的。它是用重兵集团与敌人浴血奋战才打赢的!战 争期间,国军陆军有3211418名官兵壮烈牺牲,其中包括8名上将,41名中将,71名少将。国军空军有6164名飞行员血洒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 落。国军海军全军覆没,所有舰艇全部打光。

  【我只知道二战中有欧洲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之分,或者有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欧洲战场之分,没听说过四大反法西斯战争这种说法。不知道是哪四大?难道还有北非战场?
   3211418是伤亡加失踪,记载于何应钦所著《八年抗战与台湾光复》。请不要把英勇负伤的战士说成死人好吗?伤亡数字还有一个3216079的数字,不知道哪个正确。此外,有一个盛传的380万人阵亡的更加耸人听闻的数字其实是国军加共军的伤亡数字。
   空军的数字就比较搞笑了,原来中国空军每架飞机平均要塞2-3个人?
  真实的历史中,根据国民政府编纂的资料,空军阵亡(包含失踪)4321人(其中包括地勤),负伤347人,军机损失2468架,记载于何应钦所著《八年抗战与台湾光复》。国军空军在抗战中算是最为令人钦佩的了。
   如果说国军空军是“死战报国”,国军陆军是“战略扯淡”和“士兵浴血奋战”,那么海军就彻头彻尾是“自沉避战”了。
    国军海军最强大的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主力自沉在江阴,剩余舰只自沉在马当要塞附近。第三舰队自沉在青岛和刘公岛,更是一炮未发。第四舰队主力自沉在广东, 只有一些鱼雷艇剩余。不过好在第四舰队还击沉过一艘日本驱逐舰,是抗战中击沉的最大舰艇,算是挽回了一点中国海军的脸面。
  说到所谓的“抗战 是靠国军主力大兵团奋战打赢的”,这就不禁令人要发笑。你要说中国没有完全沦陷是因为“国军主力大兵团奋战”,这我同意。自从珍珠港之后,美国参战。国府 判定美军必定会打败日军,所以由积极抵抗走向了消极抵抗。尤其是这一阶段,日军推进也走到了强弩之末,日军不大进攻,国军也安得清闲,从不图谋收复失地。 从伤亡数字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情况:
     国民革齤命军的损失数据按时间划分如下:
     1937年7月7日-12月,447114人
     1938年1月-5月,342526人
     1938年6月-11月,2251000人
     1938年11月-1940年2月,404653人
     1940年3月-1941年11月,972851人
     1941年12月-1945年9月,78<1>9646人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齤件爆发。从此以后直到抗战结束,共计3年零9个月,这接近8年抗战一半的时间里,国军伤亡只有全部伤亡的不到1/4。
     真正日本绝大多数的部队是被八路军拖在了沦陷区!如果你告诉我说抗战胜利是因为国军积极抗战,倒不如说是美军、苏军帮国军打赢了战争。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线飘红,国军还来了个豫湘桂大溃败,就靠这群人,特么能赢?我觉得最多只能说国军挺住了,撑到了最终胜利,只不过赢得最终胜利的并不什么大兵团作战……
     假使说美国没有对日本动手,那倒是有可能国军什么时候会反击,最终赢得战争。不过在我们的时空里,国军并没有通过大兵团作战赢得抗战。】

王耀武。(谜之吐槽:没有听说过这个男人呢。无奈男:他投降共军了,不纯洁了)

原文: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抗战中唯一全歼日本师团的战役-万家岭大捷。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歼敌13余万人的三次长沙会战。

国共两党加起来,8年抗战中从来没有完整打掉过一个日军师团编制,真正打掉日本一个精锐师团的是朱可夫,国共就谁也别说谁了。“万家岭大捷”,凶猛的国军第4军,第74军,第66军,第187师,第91师,新编53师,第142师,第60师,预备第6师、第19师,第139师(一个旅),新编15师(一个旅),一共十万余人围攻日军一万两千人的106师团,打掉了日军4个团,日军两千余人突围。也算战绩显赫,的确是中国人最接近全歼日军师团编制的一次了,但一齤码事归一齤码事,造谣就是不对了:http://zh.wikipedia.org/zh-cn/万家岭大捷

三次长沙战役么……国军是宣传的很响啦,日军方面的战报看看就是普通的接触战而已。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军宣布自己伤亡3万人,歼灭日军5万7千人。日军的统计是伤亡6000人...嘛,不说也罢,英勇的国军在长沙一次大捷,两次大捷,三次大捷,大捷个没完没了,结果长沙居然在1944年被日本人占领,正应了重庆流传的那个笑话:“国军再大捷下去就没有地方继续大捷了。”对了,说到长沙,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文夕大火”是怎么回事……当年蒋介石下令烧毁长沙,一点预先的警告都没有,无数平民丧生,无数古迹被毁,就连周总理、叶剑英都险些葬身火海。当然蒋光头时候肯定是打死都不成人的,随便处置了几个相关责任人,鉴于他在花园口事齤件的前科与相关电报命令,我们还是有充足的理由把这个罪行放在蒋光头头上的。反正他也不多这一个。

原文: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被吹的神乎其神的平型关大捷是平型关战役的一部分,而平型关战役又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没有国齤民党第二战区的配合,哪来的所谓“大捷”。据日方史料,中共大力宣传的平型关“大捷”,日方死伤约几百人。后来的百团大战主要也是破坏日军的交通线,死伤日军和伪军加起来仅5000人,(CP说日军阵亡50000!),彭德怀还因为这次战役后来在庐山会议被毛打到,原因之一就是说他当初搞百团大战时不遵守修生养息积蓄力量的策略,暴露的共军的实力!

还好意思说么……没有中共军队配合,国军几个战区从开战居然就没打出一个像样的胜仗,不得不把林彪伏击日本运输队和小护士的战果宣传成“国民革齤命军首次大捷”,共产党也无奈啊,归了国民革齤命军的编制,只好跟着政府宣传呗,虽然政府不发军饷和补给。百团大战大战那么大规模的战役(应该说是抗战期间最大规模的),没有中央军委的首肯彭德怀有能做得了那么大的主?那这个说事之前不动动脑子。谁积极抗战谁消极抗战都看不出来只能说脑子里缺少些零部件。


原文: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抗战中被日本人认为仅有的两次中国军队的勇猛程度要超过自己的战役之一的桂林保卫战(另一次为昆仑关战役日军第5师团被中央军第5军击败)。

勇猛就过奖了,这是整个一号作战里国军唯一一次居然没溃逃,的确令日军大吃一惊。从河南一路打到广西,日军一个小队就可以击溃国军一个团,惯出毛病来了,一路打到广西才第一次碰到敢还手的。(谜之吐槽:再溃就要溃到海里了吧……无奈男:不要提,不要提)还是要说一句,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线飘红还能输成这样,真特么丢人。

原文: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随枣会战中士兵以血肉之躯与敌人坦克相搏斗,官兵竟攀登敌人的坦克之上,以手榴弹向车里投掷,作战之勇敢与牺牲之壮烈,笔难尽述

有啥办法,缺反装甲兵器,只好这样反装甲了呗,总不能就让路让它开过去。共军打日军坦克,日军打美军坦克,都是这么打的。直到10年后共军在朝鲜歼灭英军坦克营,仍然还是采取这种俗称“揭盖盖”的战术。

原文: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抗战期间战线最长的会战-武汉会战。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武汉曾经上演了一场规模仅次于英德伦敦空战的武汉空战,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宋美玲女士为鼓舞官兵士气五次赶赴武汉前线差点被日本人炸死。


伦敦大空战:
英国皇家空军损失:飞行员1956名 战斗机1023架 轰炸机376架 海岸巡逻机148架
德国空军损失:飞行员2500名 战斗机873架 轰炸机1104架

规模仅次于伦敦大空战的武汉空战(国军统计):
2.18空战:击落日军战斗机、轰炸机共12架

四·二九空战:击落日机21架

五·三一空战:日机损失14架 还得算上苏联援华航空队。



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差距好大呢...(为什么还有奇怪的苏联人混进来啦!)嘛,所以说中华民国就是一个茶几么,自己的大捷要靠苏联人来打。啥?国军的飞机在哪?问宋子文吧,哦,还有差点被炸死的“宋美玲”(共产党的课本上居然写成宋美龄,简直就是太无耻了,课本又骗了我们七十年————还是忍不住想说卧齤槽果粉你们的姿势水平能不能高一些把第三国母的名字都搞错了)以下纯引用哦,我什么都不知道,随机按了ctrl V而已:“那么,巨额的购机款哪里去了?据后来台湾书刊记载,宋美龄认为,世界各国飞机制造业发展迅速,型号日新,性能月异。一种飞机问世不久很快就会被另一种更新型的飞机所取代,这样岂不是买不胜买。要说自己造飞机,当时航空委员会下属有两家飞机制造厂,一个在杭州,一个在南京,生产“羊城”、“复兴”飞机。宋美龄认为国产飞机不及正宗的外国货。这也确是实情。凭着她对世界市场的了解和中国军队的需要,宋美龄提出了既不自己造飞机,也不马上买飞机的主张。她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把钱全部存到银行里生息,到了必要时再买也不迟。因此,宋美龄自作主张地把空军的大笔军费,连同老百姓捐献的大笔航空救国专款统统存到了香港银行里。” 后面还有一段是主妇理财必然失败的证明,想看的童鞋自己百度下……


原文:七十年过去了,大家只知道毛泽齤东的论持久战,却不知道在他之前已有不少人提出过类似的理论,其中就包括蒋介石(31年)和蒋百里(36年),毛只是借鉴后加以改进(38年)。




克劳塞维茨:都是借鉴改进我的!(1808)
孙子:LS你丫还是借鉴改进我的呢!(-500年)
韩*人:都是我们的!(-12亿2千万零5年)
严肃的说一句,蒋介石的观点是空间换时间,再说白了点就是无耻的不抵抗政策,等着美国爹出面做主。蒋百里是优秀的军事理论家,他英年早逝,但对于抗齤日战争战略战术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但是蒋百里关于对日的持久战仅限于一封信内寥寥几段,提出一种观点跟理论的高度知道一场战争完全是两个概念。当然,我不可能指望说这话的人去读读蒋百里的相关著作跟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所以,脑残也有脑残的活法,唉


原文:七十年过去了,也许中国人从来就没有认真的想过为什么作为中流砥柱的领袖在抗战期间除了一篇论持久战和几次讲话外几乎没有其他作为。他从来没有上过一次抗战前线,从来没有直接或间接的指挥过一场对日作战?(说的漂亮不等于做的漂亮)

无力吐槽。没上过前线是因为日本人没打到过延安。日本人倒是打到南京了,打到武汉了,蒋光头怎么不上一下前线?要说没指挥过对日作战简直就是扯淡扯到大韩民国了,那天晚上朱毛不在那画地图画到深夜?你当党内最高领导是谁?……o((≥▽≤o) 太好笑了!!
我突然发现真好用:
七十年过去了,也许中国人从来就没有认真的想过为什么作为盟军中国战区最高司令官的蒋介石在抗战期间除了一篇庐山讲话和几次其他讲话外几乎没有其他作为。他从来没有上过一次抗战前线,从来没有直接或间接的指挥过一场对日作战。(说得漂亮不等于做得漂亮)(谜之吐槽:咦,你写的和原文有微妙的差别呢。无奈男:因为原文“得”“的”不分,标点也乱用的 ~茶~)

七十年过去了,也许美国人从来就没有认真的想过为什么作为美军最高领袖的罗斯福在抗战期间除了了一篇炉边谈话和几次其他讲话外几乎没有其他作为。他从来没有上过一次抗战前线,从来没有直接或间接的指挥过一场对德日作战。(说得漂亮不等于做得漂亮)

七十年过去了,也许英国人从来就没有认真的想过为什么作为英军最高领袖的丘吉尔在抗战期间除了了一篇“我们永不屈服”和几次其他讲话外几乎没有其他作为。他从来没有上过一次抗战前线,从来没有直接或间接的指挥过一场对德日作战。(说得漂亮不等于做得漂亮)

七十年过去了,也许俄国人从来就没有认真的想过为什么作为苏军最高领袖的斯大林在抗战期间……噢不对,他没上过前线,但是前线上过他,在那德国人打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同样是打到首都。。咋差别就那么大咧。。

原文:七十年过去了,在大陆的主流媒体和教科书上没有把抗日战争的所有战役完整的介绍过一次,甚至连起码的大事记也没有。

中学历史课本的大事年表在书的最后几页。看课本要仔细啊,别以为最后几页就可以不看了,下次考试一定会出啦!最后几页不看就算了正文也不看啊!!你好好学历史到网上撒泼打滚就是要被人打脸啊pia!pia!pia!

原文: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看过日本的投降书?难道就是因为上面写着大日本皇军向国民**投降向蒋委员长投降之类的字眼?

到处都是啊,想看的话去看就是了,百度搜索“日本投降书”,一搜一大片。又不是色情图片或者啥敏感的东西,说得好像稀有资源种子似的。

原文: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8月15日对这个百年来饱受屈辱的国家意味着什么?

香港地区的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陆和台湾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日本向中华萌国国民政府正式投降的日子。 真是无聊。
1955年“中华民国政府”因为与日本国关系改善,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改名为“军人节”,沿用至今……嘛,不提也罢。

原文:七十年过去了,也许我们自己对那场战争都已经遗忘的差不多了。在一次纪念抗战六十周年的访谈节目中中央台邀请到了几位飞虎队,那几位老飞机员显然有点 “不识时务”,大谈特谈当时怎么与国民**和国军合作抗日的,说的是口若悬河,激情澎湃,丝毫不顾忌中国执政党的脸面。也许是谈的太多了,于是主持人插话,问他们当时有没有听说“延安”“*”和“毛泽东”,那些傻了巴几的美国老兵一个劲的摇头,场面有些尴尬。这个节目在中央九套播出过,看过的朋友应该都清楚。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白严松在台湾访问连战时的情景,当连战谈到抗日的时候紧张的气氛再次出现,我们的小白拼命将连主席的话头打住,场面甚是好笑。我想问一句:难道抗战的历史真相就真的那么可怕?真会威胁到政局的稳定?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恐怕我们过去的宣传真的是有“问题”了。


中宣部:不是让你剪掉嘛!
CCAV:我剪掉了呀!
中宣部:那他怎么看到了!
CCAV:他有透视黑历史程度的能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