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几年前参加一个主题为“欢乐”(pleasure)的讨论课,许多大牌人物莅临指导。讨论的内容天马行空,从中国园林艺术一直谈到犹太大屠杀纪念馆-虽然我至今也没弄明白这和欢乐有什么关系?有一个教授的评论很有意思。她说,对某种欢乐若是等待得太久,真正得到时反而让人索然无味,无法享受了。

我想到的是一次失望的经历。那时我十来岁吧,正上初中。平时母亲是不准我看电视的,因为学校远,我每天早晨得早起去挤公交车,她要保证我的睡眠时间。当时电视台正在热播《射雕英雄传》。虽然我早看过原著,也觉得电视版本只能算差强人意,可是还是希望能每天看。就这么拖拖拉拉有一集没一集地,终于等到最后大结局了。那天是星期二,本来我是不能看电视的。我同母亲讨价还价,那晚早点睡觉,等电视开演再起床看。她心一软,就答应了。且不说我早早地吃了晚饭,开好闹钟就上床,也不说我又兴奋又担心,起初翻来覆去睡不着。

闹钟响起的时候,屋里漆黑一片。母亲告诉我:突然停电了。我还不死心,跑到阳台上一看,果真整个小区都是黑暗笼罩。我立刻嚎啕大哭起来。现在想起来,哭完全于事无补,而且以后电视台也会重播的,不知为什么当时就那么伤心,仿佛天都塌了。我那时已经自以为是成熟的大人了,可是那一场涕泪纵横的号哭将我打回原形。我好像又回到了童年,经历着人在幼时才能体会到的,毫无来由却又驱逐不去的孤独和凄楚。

以后我当然看到了那个大结局,也并不怎么出色,完全不值得当日的那场痛哭。再后来,我也经历过更失望,更无助的时刻,却再也没有那样子痛哭过。

父亲说,我的心理素质好,几乎有钢筋一样坚韧的神经。也许,他也在怀念我的啼笑自由,不管不顾的童年吧。
我上小学的时候,儿童节放假一天,但学校会安排一些有奖猜谜,体育竞赛,文艺表演之类的节目。我最得意的是二年级时的儿童节比赛用筷子夹弹珠,一盆肥皂水里浸着五颜六色的弹珠,老师在一旁拿着秒表,看大家一分钟能夹多少。我记得自己的成绩很不错,好像得了第一名的。多年以后,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在中国饭馆吃饭时一边回忆这件光辉的往事,一边去夹盘子里的炒鱿鱼(菜单上叫做花枝)。话音未落,鱿鱼“啪嗒”一声掉在桌子上,朋友们便都哄笑起来,还要揶揄我说:“你筷子用得真好!”

参加体育或文艺方面的表演就比较麻烦,因为事先得训练许久,到时候还得小心不出错。我有一次上台表演跳舞就忘了中途应该换位置,急得在一旁弹钢琴的音乐老师不断催促“过去,过去”。我自己是完全没听到,倒是下头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因为老师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出去了。

不知现在的小朋友除了电脑游戏和电视卡通片以外有没有其他的节目?是不是又要去麦当劳或肯德基消费?

我又想到自诩为“洛阳才子”的韦庄曾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因为他的青春时代是消磨在江南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现在我是在江南了,还没见到“如莲花开落”的季节里的容颜,可是气温确确实实已经是初夏了。
1

评分人数

    • 再在: 感谢您的分享!!期待您更多更加精彩的表现 ...金钱 + 30 贡献 + 4 鲜花 + 8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