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股坛
留学移民
菁菁校园
职场生涯
YES娱乐
爱情与婚姻
医学和健康
头脑风暴
IT数码
网亲互动
逍遥茶馆
育儿与教育
流行时尚
音乐影视
花想容
投资理财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唯美贴图
开心一笑
美味天下
道德与法律
海内海外
文史纵横
丫丫原创
小说欣赏
意见区
注册
登录
YY的港湾
论坛
家园
书库
搜索
插件
推广
收藏
帮助
默认风格
blue
gray
brown
pink
green
purple
股坛风格
放大镜版
股坛办公室版
手机版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论坛任务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华人论坛
»
丫丫股坛
» 坐爱,老秋,茄哥,不用争了,YYB没有汉奸。。。
返回列表
发帖
大傻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大傻
当前离线
帖子
1182
精华
2
积分
1255
威望
0
金钱
2123
贡献
0
鲜花
272
鸡蛋
1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50
在线时间
6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9-15
最后登录
2011-6-23
进士出身
1
#
跳转到
»
发表于 2011-1-26 22:16
|
显示全部帖子
不要歪曲历史,不要侮辱人民
——读《孩子,你怎么会这样想》有感
作者:李蕤
来源:1994年2月9日《河南日报》
最近,读到作家鄢烈山一篇文章,题目是《孩子,你怎么会这样想》(载《四川文学》1993年8期)。这篇文章,是教育孩子的。因为据说在南京举办的首届评选偶像崇拜座谈会中,有一个孩子提出他最崇拜伊拉克的萨达姆,理由是萨达姆骨头硬,敢于反抗美国的霸权主义。鄢烈山对此十分反感,批评他“你的想法太稚气了,太可怕了”。
至于这个小孩子因为有崇拜萨达姆的思想就“可怕”到什么程度,本文不准备为这一问题纠缠。我感到最最刺眼的倒是鄢文中这么一段话:
“我们首先是人,要吃饭穿衣的人,生存是第一位的。1943年至1944年春,日寇侵入河南时,河南不少老百姓,为日军带路,甚至帮日本人解除中国军队的武装——河南战役中约有五万中国士兵被同胞缴械。为什么,河南连年灾荒,‘国军’和政府仍对人民敲骨吸髓地压榨,而鬼子到河南却发放军粮收买人心。你可以骂那些帮日本人的老百姓不爱国,是汉奸;但如果你面临着宁肯饿死做中国鬼,还是不饿死做亡国奴的选择,你怎样决定呢?我跟刘震云一样,选择后者(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收入长江文艺出版社《发人集》)。”
我是河南人,1942年的河南大旱灾,我是亲身经历者和目睹者,当时还曾以记者身份深入灾区,写过反映灾区的通讯报告十余篇,在当时的南阳《前锋报》发表,后集为《豫灾剪影》。1943—1944年日寇进攻,汤恩伯部队不战自溃,44天丢掉45县的狼狈情况,我也是亲身经历和目睹者。因此,读了鄢烈山的上一段文字,实在无法抑止内心的愤火,不能不率直地指出:这段描写,完全是对抗战历史的歪曲,对河南人民的侮辱。
先说河南大旱灾。那次大旱灾,河南老百姓被饿死的达到300万到500万人。国民党反动政府,不仅不见死不救,而且不准在报刊上发表任何关于灾情的报道。重庆《大公报》记者张高峰路过河南,写了篇通讯揭露了灾荒情况,便被罚停刊三天。河南反动政府,为了请功邀赏,隐瞒灾荒惨状,照样抓兵、征粮,老百姓被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吃草根,吃树皮,吃大雁粪中淘出的草籽,不少人把枕了多少年枕头里的秕(原字为:左米右比)谷糠都吃掉了。有的卖房卖地,有的卖儿卖女。而地主官僚阶级,乘机垄断土地买卖,几升陈粮便买来农民的土地,奸商囤积居奇,大发横财。
当时中原大地,真正变成了一(原字为:左木右台)活生生的“人吃人的筵席”,入鲁迅所说的到了“欲做奴隶而不可得”的地步。那时,豫东、豫北早已沦陷,成为日本人的“王道乐土”,陇海路只有洛阳到西安一段还通火车,于是,从黄泛区来的,从豫东豫南来的成千上万的灾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成群结队,逃向洛阳,希望“搭上火车”,逃出死亡圈,到“西省”去寻找生路。作家李准(原字为:上准下十)的《黄河东流去》,曾真实形象地写下了这场浩劫中的灾民流亡图。
这些灾民,尽管千辛万苦,死于途中的成百上千,但却没有人“就近”跑到沦陷区去享受日本人宣扬的“皇道乐土”的“幸福生活”。他们虽然没有文化,仍然知道什么是“亡国奴”的滋味,知道“西省”连着自己的祖国。
至于说“许多老百姓,为日本军带路,甚至帮助日本人解除中国军队的武装,”那就更是捕风捉影、天方夜谭式的妄说了。
首先,说日本兵在河南战役中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便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日本兵1943年、1944年的“中原打扫荡”,是他们走向总崩溃的最后挣扎,对河南人民采取的是更加残酷的“三光政策”。“帮助日本人”的汉奸有没有呢?当然有,那就是沦陷后的“维持会”,干这勾当的,都是当地的“土豪劣绅”和地痞流氓。这和河南“许多老百姓”可以说毫无牵连,恰恰相反,大多数的老百姓,正是这些汉奸的受害者。怎么能张冠李戴,把帮日本鬼子的汉奸帽子,戴到“许多老百姓”的头上呢?
鄢文说的“河南战役中约有五万名士兵被同胞缴械”,的确有这回事。
但是,真是情况是怎样的呢?
当时河南的“国军”主力,是蒋介石嫡系的汤恩伯部队。汤恩伯,依靠蒋的宠信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有“中原王”之称。他打着抗日的招牌,实际上干的是反共反人民的勾当。他的军队走私贩毒,无所不为,被称为“商业化部队”;军队风纪极坏,群众畏之如虎,流传有“宁使日本兵烧杀,不让十三军驻扎”的民谣;他遍布特务爪牙,逮捕残杀爱国知识分子和爱国青年,在臭名昭著的叶县“青年集中营”里,有多少爱国青年死在他的屠刀之下。
这样的“国军”根本没有想到打日本鬼子,日本兵一到,他们闻风丧胆,听到枪响便仓皇逃跑,而且沿途拉夫(原字为:左人右夫)抓车,护送他们整箱满笼的货物及妻子儿女。行至豫西、豫西南山区一带,那里民风强悍,对这样的“国军”自然忍无可忍,便起来反抗,有下了他们枪支的。特别到了宛西十三县,那里搞“地方自治”,有地方武装,对这些溃兵毫不客气,迫使他们交出手中的武器。这些被截留下来的武器,绝大多数还是用来抗日自保的,并未落入日本军之手。
这就是历史事实。怎么能把它说成“许多老百姓帮助日本人缴了自己‘同胞’的械”呢?
抗战八年,河南人民除了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日本鬼子之外,还带着另外一条沉重的枷锁,即天灾和人祸加在一起的水、旱、蝗、汤四大灾难。一昼夜之间淹没了几十县的滔滔黄河,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的大旱,遮天蔽日的蝗虫,敲骨吸髓的汤恩伯军队,每一场灾难都夺走几十万以至上百万人的生命。然而,河南人却坚强不屈,带着枷锁抗战,为挽救民族的危亡,付出万斛鲜血。他们对祖国的无限忠诚、身经百难而不退缩的坚毅精神,将永远照耀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史册。
然而,这位作家,在重温这段历史的时候,却借题发挥,作出这样的结论:“人,就是人,本不是为什么名分活着的,一切名、义都本来应是为了让人们活得更好。爱国的前提是这个国家把自己当人。”他在编造日本军发放军粮收买人心、许多人帮助日本人消灭自己同胞之后,自问自答:“如果你面临着宁肯饿死做中国鬼还是不饿死做亡国奴的选择,你怎样决定呢?”作者坦然回答他“选择后者”,这就是说:帮日本人,不怕被骂为汉奸!
这种论点如果成立,那才确实“太可怕了”。
如果这样说,抗战期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从内心唱出的“誓死不做亡国奴,拼命争自由”的歌声,不全都错了吗?
“一切名、义,都本来应是为了让人们活得更好。”这就是说,“活得更好”,应该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目的,什么忠与奸、爱国与卖国、都是其次又其次的事。如此说来,一切见利忘义,有奶便是娘,出卖国格、人格的人,不都是为了“活得更好”吗?他们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
“爱国的前提是这个国家把自己当人”,这就是说,爱国是有条件的,先得国家对得起自己。那么,方志敏执笔写作《可爱的中国》的时候,对祖国充满真挚的感情,他当时受到“国家”的尊重和爱护了吗?不,他是因率部队北上抗日,遭到国民党重兵追截,被俘关进监狱的;在狱中他备受酷刑,坚贞不屈,以惊人的毅力写了这篇文章,最后还是被秘密杀害。中国共产党提出团结一切爱国人士联合抗日的时候,那是代表“国家”的人把他们当人了吗?不,称他们为“共匪”,直到中国共产党站在抗日战争第一线、浴血抗战的时候,代表“国家”的人还咒骂他们是“奸党”,颁布什么“限制异党办法”,处心积虑想消灭他们。如果按照作者这个逻辑,他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不打日本,反过来帮助敌人了。然而,他们决不这样想这样做,因为他们知道热爱祖国和人民,是自己的神圣职责,不是做买卖。鲁迅一生“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也是这种精神。
把个人的荣辱得失放在第一位,凌驾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如果认为国家亏了自己,便可以“愤而反革命”,只能培养出见利忘义、寡廉鲜耻的极端利己主义者,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对上述这种论调,我们并不感到陌生。前几年电影《苦恋》早就散步过这种哲学:你爱祖国,祖国并不爱你,这样的祖国应该抛弃。1989年的动乱中,自封为“精英”的一群,也高唱这个老调子,他们始而煽动策划动乱,继而又逃到国外,匍匐在洋人脚下,乞求外国主子制裁中国。其思路和上述观点都是一脉相通的。试想,既然1942年河南老百姓因为国家亏待他们帮助日本人是有理的,今天又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办呢?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历史是需要回顾的。但回顾历史要严肃地对待历史,不能主观随意地歪曲历史;“知新”,要从历史演变过程中总结正反两面的经验,不能把人们引入魔道。
特别是当作者借题发挥,宣扬在生死关头宁可跪着活也不站着死的哲学时,他是否想过,那次大灾荒,河南死去300万农民,在他们为抗战做出重大牺牲、如今已经过去50多年的今天,向死者头上泼污水,把他们描绘成为了活命便不惜为敌人卖命的奴才,这样对待他们,实在比1942年国民党反动政府还要残酷无情。假如,死者有知,他们决不会甘愿蒙受这样的奇冤和耻辱的。
1994年元月于武汉
下一篇:丑陋的浙江人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返回列表
猎杀者村
逍遥茶馆
求文区
海内海外
流行时尚
MISC
时尚休闲
文史纵横
流行时尚
逍遥茶馆
娱乐八卦
YES 娱乐
猎杀者村
过关斩将
音乐影视
唯美贴图
头脑风暴
开心一笑
花想容
购物信息
漫画资源
实用生活
丫丫股坛
Collections
SWING CLUB
文学艺术
宝芝林
投资理财
期权期货
时事讨论
职场生涯
居家生活
育儿与教育
海内海外
爱情与婚姻
网亲互动
雅轩古调
道德与法律
信仰家园
医学与健康
菁菁校园
北大三角地
留学移民
美味天下
旅游天地
IT数码
小说欣赏
版规&活动专区
原创小说区
新文发布区
大众连载发布区
大众完结发布区
耽美连载发布区
耽美完结发布区
连载阅读区
大众连载阅读
完结阅读区
大众完结阅读区
YY书库目录(大众文区)
下载区
TXT完结区
TXT连载区
求文区
推荐讨论区
耽美讨论区
海外生活
波士顿华人
纽约华人
洛杉矶华人
旧金山华人
休斯敦华人
华府华人
版务区
意见区
网站建设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社区银行
猪头术
爱墙
鲜花鸡蛋
幸福彩票
领取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