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剂事件再一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摆在大众眼前,大家战战兢兢,对黑心的食品厂家口诛笔伐,然后又坐在路边摊吃烧烤;要么就是家里根本不开火,天天下馆子,之后用所谓的“环保餐盒”打包;前几天一个一岁多的女孩儿吃了个炸鸡腿,中毒身亡……
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决定什么样的健康状况。一切只能靠自己,五六年前日本和韩国已经把食育教育引入小学校,韩国和日本的适婚女子在结婚前也会专门学一些家政课。少一分抱怨,多一分自觉,多了解一些饮食知识,这样才能转危为安。
TEST 认识你的食商
以下6道问答题,如果都能答对,说明你的食商很高,答对5道题,说明你及格,答对5题以下,你就真应该为自己今后的健康着想了。
提问1:四季都能吃到一样的蔬菜很幸福?
回答:NO.
理由:反季蔬菜由于生长季节错位,往往需要更多农药帮助生长。
高食商:尽量“以貌取菜”,太好看的蔬菜不仅农药含量堪忧,也许还有激素。
提问2:嫩肉粉只是让肉变更嫩?
回答:NO.
理由:有些饭馆、小吃摊使用嫩肉粉,目的可不仅仅在于让肉的口感变软嫩。如今嫩肉粉含多种成分,让肉变得粉红漂亮又不易腐败的亚硝酸盐就是其中之一,而过量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
高食商:食用合格肉制品,喜欢吃烤肉的,最好配合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一起吃,
它能抑制亚硝酸盐合成致癌的亚硝酸铵。
提问3:深加工食品只是没营养?
回答:NO.
理由:实际上甜点、饮料、膨化食品一类的加工食品,不仅缺乏营养,更含有反营养物质从而阻碍营养吸收。如它们所含的反式脂肪就会干扰体内正常的脂肪酸平衡。
高食商:当然是少吃为妙。
提问4:光顾素食店既时髦又健康?
回答:NO.
理由:素食店做菜的手法多是把“素”的食材加工成“荤”的样子和口味,那就意味着大量使用烹调油,这样加工出的素食含有很多的脂肪。
高食商:想吃素,不妨自己下厨。
提问5:奢侈补品不是假货就OK?
回答:NO.
理由:一批进口燕窝曾被验出霉菌及二氧化硫含量超标,而由于海洋污染,鱼翅可能含有汞等重金属也不是秘密了。
高食商:选购这些补品时,辨别真假很重要,必要的检测合格证明也同样重要。
提问6:果蔬鲜榨成汁比熟吃更利于维生素吸收?
回答:NO.
理由:测试表明,西红柿、黄瓜等蔬菜打浆后,维生素C的损失高达80%以上,而炒青菜的维生素C损失率只有30%~40%。不过鲜榨果蔬汁还是比人工合成饮料健康。
高食商:如以补充维生素为目的,炒蔬菜的作用要好于榨汁。
UP第一步
身边隐患知多少
身边的饮食陷阱实在太多了,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了解,虽然不能百分之百杜绝,不过只要做到接触适度就可以减少许多危害。
人造黄油
1869年,化学家穆列斯发明了比黄油更容易保存的替代品人造黄油,拿破仑三世曾亲自为他颁奖以示奖励。
隐患:反式脂肪酸。虽然人造黄油有着各种好听的名字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植物奶油,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化学名称“反式脂肪酸”。令人垂涎的美味背后,却极可能为人们的健康埋下隐患,导致糖尿病、动脉硬化、肿瘤等疾病的高发。
味精
1908年,一位日本科学家发明了味精,从此食物变得更美味。
隐患:谷氨酸钠。味精是一种化学调味料,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在人体内可分解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味精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出现眩晕、头痛、肌肉痉挛等症状。味精中含有钠,过多摄入还可能导致高血压。
罐头肉制品、培根
1937年,“斯班姆”(Spam)午餐肉问世,仅英国一地的年销售量就达60亿罐,足以说明其受欢迎的程度。
隐患:亚硝酸盐。它常被作为染色剂和防腐剂应用于加工熟肉,罐装肉制品含量更高。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会导致食物中毒。另外,大家往往以为培根是腌肉,其实根本没经过腌这道工序,是因为加了硝酸钠,才有了烟熏的味道。
碗装方便面
1971年,碗装方便面在日本诞生,随后被引入其他国家。
隐患:聚苯乙烯。碗装方便面的包装盒中通常含聚苯乙烯,这种材料在6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质,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碗装方便面的调料中还含有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此外,它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极低,相反钠含量却相当惊人。据统计,一碗方便面的含盐量是美国上议院营养问题特别委员会规定的每日最高摄入量的2倍,所含谷氨酸钠约有1克之多。
薯条、薯片
现在薯条、薯片是很多人的零食挚爱,它香脆、热量高、食用方便。特别是小孩子和年轻人,一边吃着薯片、薯条,一边看肥皂剧,认为这是一大乐事。
隐患:丙烯酰胺。一些富含淀粉的食品,经过煎炸烤等高温加工处理后会产生含量不等的丙烯酰胺,其中土豆制成的薯条或薯片含的丙烯酰胺最多。丙烯酰胺是致癌杀手,每个成年人每天从饮水中吸收的丙烯酰胺量不应超过1微克,而每公斤薯条中平均含丙 烯酰胺1000微克。
腊味
当年物流不畅,老百姓不得不杞人忧天,于是采用各种方法把肉类风干做成腊肉、腊肠、灌肠等腊味。但在物流通畅的今时今日,进食腊味已经成了一种口味习惯。
隐患:发色剂、防腐剂。现在的许多腊味加入了发色剂、稳定防腐剂和其他可能的癌变元素。另外,腌腊制品含有充足的盐分,而盐中的磷会增加骨质疏松的机会。
炸鸡
1952年,山德士上校的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美国犹他州开业。
隐患:饱和脂肪酸。餐厅的煎炸食品,为保证口味,常会选棕榈油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饱和脂肪是心血管的大敌,因为它能使胆固醇升高,诱发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炸鸡时,通常会裹上一层面糊,这会使人摄入更多油脂。煎炸食物的油,通常会使用5~7天,反复煎炸会产生有害物质。此外,经过高温煎炸的食物,维生素的流失也很严重。
LINK
其他卫生隐患
不要使用一次性碗筷
实验发现,用泡过一次性筷子的水拿来养虾,两小时之后虾抽搐,一天内死亡;即使用热水烫过一次性筷子,烫过的水浸泡冷却后拿来养虾,两天后虾就死了。另外,如果用透明塑料袋装热汤,溶解出来的双酚A与塑化剂,可以让虾在三天后死亡。
双酚A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工业化合物之一,广泛用于罐头食品和饮料的包装,奶瓶、水瓶、牙齿填充物所用的密封胶、眼镜片以及其他数百种日用品的制造过程中。欧盟认为双酚A在加热时能析出到食物和饮料当中,它可能扰乱人体代谢过程,对婴儿发育、免疫力有影响,甚至致癌。2011年5月30日,卫生部等6部门对外发布公告称,鉴于婴幼儿属于敏感人群,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护婴幼儿健康,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
不要用餐盒直接加热
千万不要直接把餐盒放入微波炉加热,因为餐盒会有一层胶膜,遇热会溶出塑化剂;同理,纸盒装的牛奶也一样,劝你先倒入杯内再加热。
少用塑料杯
美国哈佛医学院曾做过实验,一组人给不锈钢的瓶子装冷水,另一组发给使用PC塑料材质的容器装冷水,每天喝,一周后,检测尿液内双酚A的含量,结果发现,用PC材质容器喝水的人,双酚A含量明显高出许多。同理,塑料制的保温杯或饭盒也一样,不要盛装热食,如果非用不可,仅装冷水或水果就好。
因此,专家建议以玻璃、瓷器、陶杯或不锈钢的杯子喝水。
丢掉车内矿泉水瓶
下班后开车时,如果车内有还没喝完的矿泉水千万不要喝,因为经过阳光曝晒或车内高温一整天,塑料瓶内的塑化剂已经彻底溶出。
UP 第二步
了解厨房二三事
要想让自己吃得安全,必须对你的厨房有所了解,从选购到储存再到烹饪,哪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健康。
一事 学会选购安心食材
1.尽量选择大的食品企业加工的产品。
2.购买当季蔬果,可以减少农药、化肥及其他化学添加物的风险。
3.不要再以蔬果表面是否遭虫咬,或外表长得瘦小难看当做判别有机农产品的标准。质量好的有机蔬果是新鲜健康、没有破损、外表挺立,而非一副病恹恹、脱水起皱纹的样子。
4.多更换不同品牌的食品。现在的添加剂太多,多达几千种,因此不要只盯着一个品牌、一种食品,隔一段时间就更换一下品牌,分散毒素对身体的攻击。
5. 不要选择袋装杂粮。若要煮五谷杂粮饭,各自购买新鲜的杂粮较佳,因为包装好的五谷杂粮,无法得知各自的保存时间。五谷杂粮若保存不好,也容易有伤害肾脏的赭曲霉素产生。
二事 懂点聪明储存法
我们总有储存的习惯,特别是在冰箱发明之后,殊不知,如果储存不得当,食物的营养成分会大打折扣,形成各种浪费。
易犯错误
1.放太久,影响新鲜、安全。
蔬果的营养成分随着储藏时间,如沙漏般缓缓流失。菠菜在冰箱中储存8天后,会流失超过一半以上的叶酸和胡萝卜素。蔬果储藏时间太久,农药残留浓度也会增加。
2.冰箱不冰。
当冰箱维持在4℃,才能达到保鲜效果,而很多人家的冰箱温度已经飙高到10℃了。
聪明方法
1.随买随吃。
这样,可以最低限度地减少维生素的流失,所以蔬果的风味也会得以保存。
2.经常测量冰箱温度。
方法是将温度计放入冰箱15~20分钟再拿出,然后及时调节冰箱温度,使之维持在4℃~6℃。
3.塑料袋+纸张包裹,营养不流失。
冰箱如同干燥箱,容易将蔬果、食物中的水分抽出,因此储存时要先用吸水性强的纸张包裹,再套上塑料袋,以维持水汽。纸张可以吸收蔬果水汽,并保持袋内湿度。运用塑料袋时不需将袋口绑紧,只要反折向下摆放即可,让蔬果有透气空间。
4.各种蔬果适合温度不同,必须分类摆放。
黄瓜、青椒:黄瓜、青椒在冰箱中久存,会出现“冻伤”变黑、变软、变味。黄瓜还会长毛、发黏。因为冰箱里存放的温度一般为4℃~6℃左右,而黄瓜贮存适宜温度为10℃~12℃,青椒为7℃~8℃,故不宜久存。
叶菜:最好不要挨着冰箱放,否则会烂的。
三事 扫毒出门
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毒素环绕着,说实话,即使回归了厨房也不能百分百避开毒素的侵扰,但只要我们善用其心,小心应对,总比大大咧咧强许多。
水
扫毒密码:一早先放掉两桶水。隔夜的水是最脏的水,因为水管的重金属容易溶在水里,因此放掉两桶水用来浇花、拖地或洗马桶。
另外,水煮沸后,掀盖以小火再煮5~10分钟,这样可以避免致癌的三卤甲烷。
米
扫毒密码:如果夏天,你家的米、面、杂粮在未密封的情况下没有长虫子,那就不要吃了吧。
因为夏天飞虫会在里面产卵,然后就会长虫子,想想也明白,连虫子都不长的东西,你还敢吃吗?
蔬果
扫毒密码:在清洗时,叶菜类去除腐叶,包叶菜类剥除外叶,瓜果、豆类去除蒂或梗之后,都以清水浸泡10分钟,用手轻轻推洗茎叶,或以软毛刷轻轻刷洗表面,然后再用清水冲洗。水果类则先以清水浸泡15分钟,再用软毛刷轻轻刷洗,最后用清水冲洗。
肉
扫毒密码:每天最多吃1两肉(5块红烧肉大约3两),吃多了蛋白质,会增加肝肾代谢,引发多种疾病。
尽量到超市买肉,吃肉前先将肉焯一下,血沫出来后,一些对健康不利的物质也被释放出来了,还可以减少一些脂肪。
UP第三步
膳食宝塔的智慧
升级食商,对身边健康知识有所了解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配好一日三餐,好在我们有膳食宝塔作为依据,只要按照膳食宝塔的提示,再听听营养师的具体指导,我们就可以轻松把握自己的健康。
第五层:油和盐
盐每天的食用量不超过6克,油每天25~30克。
具体指导:
1.油最好不要超过25克。测量方法:一个大的不锈钢勺约盛9克油。一勺油只能煎一个鸡蛋。
2.按照膳食指南要求脂肪的合理摄入不能超过30%,我们每天还要吃一些豆制食品,里面含有一些脂肪,给我们食用烹调油的余地就很少了,你食用的烹调油增加了,你的摄入量就增加了。
3.盐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最早推荐是6克,现在是5克,实际我们摄入是12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很多数据证明,盐的摄入和高血压是平行关系。
第四层:奶和奶制品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摄取奶类及制品300克,大豆类及坚果30~50克。
具体指导:
轻体力劳动者一天一个蛋、一袋奶、一两肉。奶是300克,酸奶是360克,适当情况下可以多饮一些。然后推荐摄入大豆制品,干豆40克,或者豆腐干80克,或者豆腐100克。坚果每天15~25克。
第三层:鱼、肉、蛋
健康的成年人每日摄取的量为:畜禽肉类50~75克;鱼虾类75~100克,蛋类25~50克。
具体指导:
1.我们国家猪肉的摄入比较高,猪肉脂肪含量高,我们应该适当地调节这个结构,多吃鱼和禽。
2.在制作时,比如两个肉菜,一定要有一个无油的(可以采用涮或蒸的方式,比如清蒸鱼),因为一两肉要炒得好吃,至少要一两油(25克),这样就超出了油的使用限量。
第二层:蔬菜和水果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应该摄入300~500克蔬菜,200~400克水果。
具体指导:
1.每天吃蔬菜,要尽量保证不少于3种,尽量保证颜色不一样、种类不一样、成分不一样。比如,绿叶菜的叶绿素、维生素C含量多;根类蔬菜(土豆、芋头、山药等)的淀粉含量多,可以供给热能,耐饿,可以当饭吃;茎类蔬菜(芹菜、蒿子秆、笋等)纤维含量高;菌类富含膳食纤维。所以,在每天的蔬菜摄入上,能满足重量是基本,在满足重量前提下,必须让种类和成分多样化。
2.在满足颜色和种类后,还要满足不同的加工方法。比如:两个青菜(叶子菜一定要有一个)中,一个是炒的,一个是不炒的,这样保证营养素不被破坏,还可以保证不超过每天每人25克油的量。
3.一般一人一天3种水果比较合适。最好满足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要求。家里最好常备看家水果(放得住的),然后再补充时令水果。
第一层:谷类食物和水
谷类食物包括大米、小米、黑米、小麦、荞麦、燕麦等粗细主食。水1200毫升。一般来说,人体每天对谷物的摄取量应该达到250~300克,重体力工作者,如搬运工、建筑工人、户外高温作业者可达到每天400克左右。
具体指导:
1.粗粮要杂一点。在一天半斤的主食中,每天要有一两(50克)粗粮,种类最好多一点。一两粗粮要分配到三餐中,而且要粗细、豆类掺在一起。这样可以互相协调营养,起到1加1大于2的作用。
2.学会改变加工方法,增加健康因素。对于胃容易反酸的人来说,喝大米粥会增加胃酸分泌,而在大米中加入小米会降低胃酸分泌,这样既可以促进健康,还能达到粗细搭配的目的。
3.吃素的人学会增加优质蛋白质。素食者可以多吃一些豆饭,多喝一些八宝粥,比如可以将坚果、豆类、谷类(粗、细)、干果一起熬煮,这样蛋白质的生物效价会提高,相当于优质蛋白。
4.做法不一样,吸收效果也不一样。糖尿病病人不要喝粥,因为大米被熬成粥后,其淀粉类物质被分解到水里,全部进入人体后,5分钟就会被吸收;而同等重量的米饭,在人体内分解、吸收消化慢。
5.重体力劳动者可以多吃些粗粮,粗粮营养素吸收慢,可以增加消化时间。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2011年07月28日16:28 (责任编辑:Newshoo)
http://roll.sohu.com/20110728/n31482741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