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闻人生] 陈方:劝农村孩子早就业错吗 [打印本页]

作者: bailan宝宝    时间: 2014-3-11 06:25     标题: 陈方:劝农村孩子早就业错吗

本帖最后由 bailan宝宝 于 2014-3-11 06:31 编辑

个人觉得这个话题不错,写出了目前比较“残酷”的现实吧。读书是有用的,知识当然可以改变命运,这些都没问题。但是,教育是需要大笔投资的,而投资是存在风险的,矛盾就出来了......



1.jpg

        一直记得十多年前因为“是不是要继续上大学”和老家一位亲戚发生的那场分歧。高考分数公布后,他的分数没有出线,家里人开始让他学驾照,准备将来替人出车搞运输谋生。后来学校来电话说有院校降低了分数线正在补录,如果要上的话赶紧报名。那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没多久,深知就业难的现实。

       亲戚家境窘迫,父母双双下岗。他征求我意见是不是去读那所补录的专科学校,我很坚决地否定了:一所不知名的院校,一个不可期的未来,搭上三年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还要花很多很多钱,不值。他没有听取我的意见,开学后背着行囊开始了未知的求学之旅。

      多年后的今天,他在北京混得有房有车。我和他从来没有探讨过,如果当时没有选择继续上学,现在是不是只能在小县城里安生立命?不过,我从没后悔过当时劝阻他继续上大学的决定。毕业后他到北京打拼,住过地下室,换过很多工作,我了解他的奋斗史,所以我从没把他看作是“知识改变命运”的范例,他也从来没觉得现在拥有的生活是拜那个所谓的学历所赐。更多时候,我会感慨他吃得了苦,并且“运气”好。当时大学里的同班同学都不知所踪,他能在北京立足,确实也承认自己“运气”比别人好。

       我知道自己不是“读书无用论”患者,但是,是不是所有人都必须通过上大学来改变命运?

       在这个问题上,我始终认为尊重现实比价值倡导更重要。


      高三那年,班里有几位复读了好几年的同学。临近高考前,英语老师为我们加油鼓劲。他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说一些“看看父母含辛茹苦供你们上学不容易,你们一定要考出好成绩报答父母”之类的话。相反,他特别语重心长地说,如果考不好,你们就不要坚持复读了,将就着上一个没名气的大学,毕业后又找不上工作,还不如老老实实找个地方打工挣钱,这样才对得住父母。

      县城里的高中,有一多半学生都来自农村。1996年大学都已并轨,学费开始大幅度上涨,毕业后再也不包分配。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上大学已经成了一项负担。我知道,英语老师不是不支持他的学生上大学,只是基于一种最现实的考虑才说出那番话。

      也就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谈及“上大学”必谈“高学费”,农村考生也成了舆论关注焦点。十年之后的2006年,上学贵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那一年全国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以及媒体都曾关注了中国“新三座大山”其中的这一座,“一人上学全家受穷”、“考上大学拖垮了全家人”也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与“上学贵”如影随形的是“就业难”问题。到了2009年,高考弃考生越来越多已经成了一种现象。2009年3月,“重庆地区上万农村高三应届考生拒绝了高考”的新闻犹如一枚重弹,在舆论场里爆炸了。这一事件也被媒体解读为“读书无用论开始蔓延农村”。当年知名教育专家朱清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农村孩子占整个大学生人数的比例只有17.7%,而上世纪60年代这个比例要高于70%,基本与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相符。现在的比例太低了,太不正常。”

       为何农村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低,过去是因为上大学后收益太低,现在除了收益风险过大,上学成本太高难以负担更是重要原因。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现实可以“悄悄”存在,但不能被人说破,尤其是不能被有身份的人在更广阔的政治舞台上点透。

       今年两会上,有媒体披露,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在无党派联组分组讨论会上说,“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其实这是一则“假新闻”,王平所言是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不知媒体为何将她的发言“穿越”到今年两会上。

      被“穿越”的“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一经传播,“语出惊人”的王平即可遭遇“全网痛骂”。

      人生而平等,凭什么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上大学是城市孩子的特权吗?绝大多数痛斥的声音都从“受教育权”出发,质问两会委员居心何在。

委员说的只是“实话”

       说实话,我倒没觉得这位委员的话有些过分。看到这则新闻的瞬间我会想起高三时我的那位英语老师,我相信这位委员只是说了一句“实话”而已。只不过委员太不讲究说话技巧了,如果她说“不要一味地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上不了大学就学点技术谋生”,或许不会被这般猛烈炮轰了。

       这些年尽管国家一直在提高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的比例,但客观上讲,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比例还是越来越低了。这不是“读书无用论”在搞怪,也不是“上大学无用论”在蛊惑,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末流大学无用论”:这里并没有歧视非名牌大学的意思。揆诸现实,你必须承认,读书是有用的,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风险系数远远低于就读末流大学的风险系数。考上名牌大学,即便家里倾家荡产,好歹毕业后找工作也相对容易;如果考不上名牌重点大学,冒着“毕业即失业”的风险花巨资就读末流院校,真的有必要吗?明知山有虎,为何偏向虎山行?

      高等教育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实际,极端的人甚至认为“现在上大学的意义仅限于扩展你的朋友圈”;就业难是暂时无法缓和的突出矛盾;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上大学就是风险投资……这些都是现实,也是要靠长期的体制改革才能改变的。面对个体难以撼动的巨石,为何不能劝告农村孩子更理智地选择生活方式,一味地强调“受教育权的平等”一定适合每个人么?

“政治正确”的话谁都会说,而且轻易就能说出口。比“政治正确”更难的是,在复杂的现实面前理出一条性价比更高的道路。有时候,强调一下人生选择的务实性,而非单纯进行价值层面的倡导,也许更有助于我们实现追求幸福的权利。

(注:本文原标题为《“政治正确”的话谁都会说》)

(作者简介:陈方,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燕赵都市报》评论部主任)

图片附件: 1.jpg (2014-3-11 06:24, 66.76 KB) / 下载次数 105
http://mail.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738631&k=13b11e399d9a492d7ef0e969c219d47b&t=1733148156&sid=9j9s37


作者: WMJ    时间: 2014-3-11 06:36

本帖最后由 WMJ 于 2014-3-11 18:39 编辑

我记得之前看过,原话明明是【不要让上大学成为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

媒体是怎么扭曲成不要上大学的啊?!
作者: bohezhang    时间: 2014-3-11 06:37

我不知道这样一群手拿”公理秉持劝人态度”装公知的人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造成这种该上学的人不能上学的真正原因,恐怕比谁都清楚,不去想着怎么改变,让“公平”多一点,而是反过来劝“受刑”的人,你想被烫着吃,还是想被炒着吃,如果烫着吃了,你会舒服一点,就烫着吃吧

现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教育产业化,才造成这些孩子无书可读吧,为什么别人会骂这种砖家,其原因在于,他们越说越加大了两极分化。所谓魔鬼理论,就是这样产生的吧,从来不看源头,只看着谁可以欺负。

如果说很多人是冷漠的看客,这种砖家就是所谓的刽子手,可以说他也是听从命令,他也是为了别人好,但是别指望别人会感激,死心吧。
作者: bailan宝宝    时间: 2014-3-11 06:43

这位的立足点很好,从现实出发。如果个人非常优秀,考一流大学这条路很棒,改变命运也许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不是呢?基于现实,又该何去何从?不仅仅是农村孩子,所有没有背景的孩子们该如何呢?


陈方:别急着炮轰“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

为何两会委员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

    两会上,几则教育新闻备受关注。比如,在谈到高等教育的普及并没有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窘境时,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表示,现在的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生没有什么区别;在谈到农村孩子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

    把研究生等同于中专生有失偏颇,好在崔向群代表还加了“定语”,“现在”的和“以前”的。以前的中专生确实都是高学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专生录取分数很高,远远高于高中录取分数,所以,那个时候从中专毕业出来的学生,说他是高素质一点都不夸张。

    至于农村孩子是否应该上大学,这是个伪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农村孩子上大学是否能改变命运。或者说,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性价比到底高不高?在若干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招数里,“上大学当蓝领”近来成为一很主流的出路。既然铁定了要做蓝领,菜馆、面片馆、包子馆、美容美发店里的工种还需要我 们去上大学镀金么?没上过大学也不见得没有传奇,比尔盖茨、卡耐基不也没上过大学也都成了一代富豪么?可是如果卡耐基活在今天,还从摆地摊起步从当童工起 家,他能获得当年那样的成功吗?教育这一关过不了,他根本进不了高层次的竞争,他又怎么可能出人头地呢?

    讨论来讨论去,上大学是否有用是否值得?我们还是一脑混沌。在这一片混沌中,似乎也不仅仅是中国教育的问题,它和中国的经济结构还紧密相连。有识之士说了,中国经济发展在明显地 走向“粗笨化”。这种产业结构失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所谓“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对蓝领型岗位却产生了旺盛的需求。如果产业结构那么渴求蓝领,而即便你受过了很好的高等教育,其中的大部分人还难以逃过当蓝领的出路,而做一个蓝领并不一定需要高昂的大学投 资,当真如此,这样的投资不要也罢?

    可我们真的能够放弃“知识改变命运”的感召么?有谁又情愿做一辈子蓝领么?在当下的中国,“‘黑爪子’干活挣钱‘白爪子’花”已经成为一线蓝领工人的真实写照。现实中上大学未必是农村孩子的最好选择,那么职业教育能否为他们提供理想的未来呢?

    暂且不说王平委员所担忧的“农村孩子上了大学就回不了家乡”是否过于矫情,单单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如果中国的职业教育发达,职业教育也许是农村孩子一条理想的出路。

    中国近现代职业指导理论的集大成者黄炎培先生,亦曾将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确定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换句话说,就是职业教育的人文价值也在于对人本身的关注和对人自身素质的完善和超越。

    世 界上但凡经济发达、制造精良的国家,如德国、日本,无不是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使其成为了机器大工业生产流程中不 可或缺的一环,同时又以其鲜明的教育特征——通过教育为个人架设起生存的桥梁,满足个人基本的生计需要和生活需求。有媒体通过对北京、四川、广州、江苏等 地的职业学校和相关部门的采访中发现,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经济的腾飞、企业的需求也为当地职业教育的壮大提供了源头活 水。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无论从政策还是从财政投入上,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当下中国职业教育可谓正处于“春天里”。遗憾的是,正处于“春天里”的职业教育本身却没有真正“发育”起来。一方面职业教育在中国的现实处境不容乐观,它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夹缝中苦苦 生存,而另一方面,一些职业教育院校的负责人唯利是图“自毁招牌”。

    职业教育为何会出现如此混乱的局面,这和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 是分不开的。可以批建业技术院校的部门可谓五花八门,有教育部门的、有劳动部门的、有行业的;有省一级的、有市一级的,还有县一级的。政出多门且没有统一 标准,职业教育的混乱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由于批建和管理部门不同,同是职业院校享受的政策待遇也迥然不同。并且它们之间缺乏很好的沟通衔接,教育、就 业与培训之间也脱节分离。由此看来,仅仅有好的时机并不一定能发展好职业教育。

    都知道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快慢、好坏的晴雨 表。中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各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前所未有地正被人理解且受到尊重、重视,我们必须珍惜这样的时机。除了观念上更新对职业教育的认知,财政上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体制上也必须理顺对职业教育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制止职业教育在“春天里”自毁招牌,让职业教育更快地茁壮成长起来,撑起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明天,也才能为农村孩子提供性价比高的好出路。
作者: whdxwd1    时间: 2014-3-11 07:31

我觉得委员说这话,不如拷问:为啥一个人民共和国,人民读书和收益不成比例?
作者: 芹筱蒿    时间: 2014-3-11 07: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urphy02    时间: 2014-3-11 07:47

其实了,读书无用论真的很“流行”,至少在我老家。
很多以前出去读大学的,特别是女孩子,很多都拖了。
嫁人,男方自卑不敢“高攀”,无论是智商,家庭条件上,男方称娶不起,很多同龄男都结婚了。女生毕业基本是24,25,工作一两年,年龄大了跟20来岁的妹子没得拼。
如果大学女的想更独立,我所说的独立是指先有事业后成家,基本不可能,尤其是家人一关,27,28没有结婚面临的压力不是一般大。来自家人,社会。而且我老家女的外嫁,礼钱那个高啊,俗称”卖女儿“。
老家很多女孩子高中没上,出去打工,打上个五六年工,才20出头,然后带着打工的几万块嫁人,多的是本地男接收,然后结婚生子,农村一辈子。
作者: murphy02    时间: 2014-3-11 07:52

当然男的读完大学也有很多,都不敢回来的,因为在老家人眼里,你上大学的一个月那个三四千块钱,比不上,那些高中没读,出去东莞江浙工地打工一天两三百,还包吃住。
作者: bohezhang    时间: 2014-3-11 08:00

其实了,看完楼上的发言,我觉得越发展越像清朝,为什么这么说了
有些代表提议,百姓给脸不要脸非要那么多拆迁费(不保障私产)
有些代表提议,让他们提早就业,(以后了还会有人提议,农村的人既然以结婚为人生目的,单纯的繁衍人口,人多了国家压力大,应该把保护童工的年龄越来越向下放)
..........不就是这个节奏吗?
今天话多了,不说了。
作者: hanlinjx    时间: 2014-3-11 10:12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一个想法,反正我通篇看下来,就觉得恶心不得不行
作者: 逆昀    时间: 2014-3-11 10:17

个人选择,爱上不上。我一个表哥也是明明不是学习的料子,还是读了个自费的大专,三年后没有工作找亲戚帮忙找,现在过得不错。只能说路是自己选择的别人不能指手画脚
作者: mimikiki    时间: 2014-3-11 10:26

以我的个人经历来看,如果是本着学习的态度去的,上什么大学都有好处;如果是混混的心态,上什么大学都没用
作者: flying    时间: 2014-3-11 10:26

本帖最后由 flying 于 2014-3-11 10:28 编辑

最好的社會是個人能因才向學, 社會使學以致用, 九年教育是基本要求, 這之後, 城裡孩子無心向學的不必強求, 農村孩子有讀書天賦的不能抺殺。個人的意見是書不怕多唸, 人在哪裡都能學。

上有好之, 下必甚焉, 中國傳統注定了我們是一個羊群民族, 所以作為政策制定者和社會風向計, 上位者不得不考慮一言一行給民間帶來的影響, 這是一個嚴厲的問題!
作者: 黑猫一只    时间: 2014-3-11 11: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sa_maodou    时间: 2014-3-11 11:40

好吧,我忍不住要偏颇一回了。
与其说劝农村孩子早就业,不如说这个人是在劝那些农村孩子退出新一轮竞争。 ...
黑猫一只 发表于 2014-3-11 11:23


非常赞同三个管道,尤其赞同最后一点。。。这体现出男人自卑又自大的心态。

另外,“贫困地区的小孩没钱上大学,不如提前进社会”,这种说法是教育不平等的一种表现。提出这种建议的专家学者,说明眼界实在很浅薄。大学不仅仅是一个读书的地方,它也是让你真眼看社会的一个场所,是初步形成对未来预期的一个时机,并不是说,读了大学,就会带回多少的经济回报。

另外,国内教育制度确实有问题,针对这些成绩不好,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应该引导他们进入技术类学校,并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勤工俭学机会以及进修和培训的机会。
作者: lita    时间: 2014-3-11 16:29

假惺惺的,真受不了!
作者: sunccec0012    时间: 2014-3-11 22:02

我想到一个问题,农民工的孩子怎么办。我一直坚信知识就是力量。
作者: dh22845    时间: 2014-3-11 22:32

非常赞同三个管道,尤其赞同最后一点。。。这体现出男人自卑又自大的心态。

另外,“贫困地区的小孩 ...
lisa_maodou 发表于 2014-3-11 11:40


同意这个观点。。多提供点专科学校并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作者: dansy    时间: 2014-3-11 22:36

我同意黑猫的观点,这些所谓的专家教授,委员官员,看起来是贴近民众,为人着想,其实不能深思,完全是头疼医头发,脚疼剪指甲,根本就没有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不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想转移矛盾,遮掩事实,还觉得自己一心为民,不过是高高在上,骨子里的优越感作祟。
作者: gp毛毛    时间: 2014-3-11 23:05

我赞成薛涌的观点,贫穷不应该成为受精英教育的障碍,智商才是。智商低于平均水平的人不如去读职业教育。
作者: 玛门不在家    时间: 2014-3-11 23:45

农村上学难,专家为什么不想着减少农村上大学的难度,降低学费,增加补助啥的,只想着不如不让农村孩子读大学,公平么?
作者: canon1203    时间: 2014-3-11 23:55

农村为什么穷得上学难才是重点吧,现在的意思是暂时无法改变这个现状所以只能让孩子们去适应么?
作者: bailan宝宝    时间: 2014-3-12 00:54

哎呀,真是太好了,能看到这么多朋友的观点,看来我这块儿砖头扔的不错哈。

为什么把这个贴出来呢。在我看来哈,两会的代表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分属不同的利益群体,他们的发言大多带有浓厚的利益色彩。这位作者,他的身份不是上位者,只是一位旁观者。咱们可以说他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旁观者的立场,相对而言,也会稍微客观些。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普通人改变不了社会现状,更多的只能被动接受。我们可以努力去倡导社会公平,甚至高呼共享改革成果,但决定权并不在我们手中,这也是现实。

但是呢,我个人的想法是,如果想要改变命运,必须得努力读书。就算天资一般,能另辟蹊径,走上康庄大道,但自己的儿孙仍然得好好读书。想拥有话语权,就得读书上进,不二选择啊。这些不动听的声音,同样需要听听,现实如此艰难,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
作者: 处处留香    时间: 2014-3-12 01:04

我觉得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你不去说为什么孩子们能上学的上不起学了,却去说他不应该上,这简直太可笑了。受教育难道能跟为了挣钱直接划等号吗?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他自己愿意上智力也允许,被环境所迫上不起,难道不应该得到来自社会跟国家的帮助吗?因为穷不上大学就不穷了?人类的发展难道就靠钱堆出来的?提高国民素质难道不是国家跟民族的追求吗?应该问责政府不作为才造成了这种失学的现象,而不是讨论该不该上大学。我觉得这完全没有讨论的必要。
作者: qjysh123    时间: 2014-3-12 01:22

现实是有技术的产业工人不够,读过大学的文职人员太多,所以不都是读大学,而让喜欢搞动手的产业工人培养起来不是也很正常么,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在国外很多地方工资都是接近的,行行出状元,想想我们在大学里接受的教育吧,我个人感觉还不如学门技术有用。
作者: 道尔家的猫    时间: 2014-3-12 05:36

回复 25# qjysh123


    大学只是给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而已,又不像中学时代有高考作为目标,一个人最终学到什么还是要看自己造化。
   这位姑娘说大学里教的东西一点用都没有,那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呢?
作者: monetmm    时间: 2014-3-12 06:57

无耻的教育产业化,可不就是上不起学的源头么,底线一步一步的降低,不想着弥补,反而觉得已经这样了,干脆不上得了。
作者: 暗夜凝视    时间: 2014-3-15 02:38

公开提出这个建议的完全是脑壳坏掉了。美国敢说它已经完全消灭了种族歧视吗?种族歧视无孔不入好不好,但是人家国家主打自由平等,所以无论事实怎么样,它都坚持自己无种族歧视。有那个美国二货会公开发言说,美国大学学费太贵了,非白人就不要努力赚学费念大学了吧,反正念了以后你们的工作机会也没有白人多啊,啊哈哈哈。说这话的人不被骂死。
作者: 星辰碎屑    时间: 2014-3-16 19:51

不论农村还是城市普通家庭野机大学真的没有必要上 浪费钱和时间
我爸妈对教改最大的不满就是那些以忽悠钱为目的的大批野鸡学校
作者: 阅读读    时间: 2014-3-16 20:30

确实不一定非要上大学。但是这话貌似合理,却和人大政协议案没什么关系。难道国家提供免费大学逼迫农村孩子去上来着,所以必须思考允许孩子不上的选择?何不食肉糜?代表讲话不是聊家常,你应当提出国计民生相关的提案,而不是家常对话内容。(贫困)农村孩子教育的主要矛盾是缺乏师资以及其他资源,而不是不想上大学,迫不得已去上。
作者: lilian69    时间: 2014-3-16 21:01

这次两会,李不是就重点提:以职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嘛
跟德国双元教育一样,其实也挺好的,只是不能说人群某一群体不要去上去,而是选择对的学校,学到东西。
农民一直不求上进不学习,贫困会世代传递下去的——不过要是国家改变了双元经济结构,不再从农民手中多取资源,补贴城市,说不定农民也有钱,能上的起学,就解决问题了。
当初不是说城市农村剪刀差,先取农村,发展城市,城市发展好了,再反哺农村。
反哺呢?
还有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

只有让一部分掠夺的时候,效率特别高
作者: 桑桑    时间: 2014-3-16 22:40

也许媒体有扭曲代表言论的倾向,但这样的言论,你可以对你的亲戚朋友提,如果你是老师可以对你个别学生提,作为个体,对读书没兴趣或非常缺乏读书能力,当然需要选择另一条更适合孩子的路。
    这种言论是在承认教育不公平,要人们顺应这种不公平,也许是好意;但作为代表,你的职责是解决或缓解这种不公平,社会阶层过于稳固,对社会进步没有好处
作者: 芹筱蒿    时间: 2014-3-17 11: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houjin    时间: 2014-3-17 11:45

本帖最后由 zhoujin 于 2014-3-17 23:48 编辑

其实很多人,要么钱不够,要么学习不好的,他们一般会去念职高.

我很不喜欢职高,因为他不会真的让你学什么,而是把你扔到厂里做免费劳力美其名曰:实践.而且这些学校跟初中老师有联系,介绍一个学生就给多少钱的!加上初中毕业才几岁?自控能力不强,而那些学校也不会关注学生的德智美.因此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说到这,我看到学做厨师的反而不错,因为练习强度很大,而且推荐就业,打几年工可以回家开个小店之类的,还可以.)

上一年去了贵州几个少数民族区旅游,那里拉着很多当兵的横幅,因为当地ZF不想有太多的无业游民,而他们如果不想种地就是打工和当兵(当地的旅游业发展的还不是很好),即使有九年义务教育,他们(特别是"她们")能真正念完初中的很少,十来岁就"嫁人"(没拿证的,年龄不够)生孩子的女生非常多.

我觉得早就业可以,但要先有一门技术以及正确的三观.否则放出来工作很容易受不好的人和思想影响,更容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而技术可以练(我觉得九年义务教育应该变成12年,而且所谓的强制性是真的必须一定要让孩子去念书),三观真的很难扶正,虽然讨厌国家的思想政治洗脑,但如果真能把这些人洗脑,那也不失为好事.

只是贫富悬殊加剧,ZF如何能保证义务教育落实?如果提高全民素质?如何能让贫穷家庭走出困境去学习?这些才是ZF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否早就业这个根本不是要讨论的问题:家里没钱你能不就业吗?!还用你劝?!等你来劝我就业我才就业的话,估计饿死很久了!

~~~~~~~~~~~~

咳咳,在另一个贴收到楼主的花花,略羞涩~~~ 跑来这里回长贴表示支持ing~~~谢谢~~~
作者: cjx_comic    时间: 2014-3-17 11:59

教育的不平等是社会最大的不平等,国人不想着争取,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回避,长此以往只能让教育成为一种上层社会的特权,整个社会将回退,上学不是万能的,但是我们应该捍卫上学的权利,督促国家增加教育经费,扶持贫困学生,不要让学费成为门槛
作者: cjx_comic    时间: 2014-3-17 12:25

教育的不平等是社会最大的不平等,国人不想着争取,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回避,长此以往只能让教育成为一种上层社会的特权,整个社会将回退,上学不是万能的,但是我们应该捍卫上学的权利,督促国家增加教育经费,扶持贫困学生,不要让学费成为门槛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mail.huarenv5.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